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78|回复: 1

经世致用《道德经》第77章悟读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1-30 15: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是用而传之,帮助我们打开思维,开阔胸怀,提升境界,用在生命体验中。我们是龙的传人,但却丢掉了祖宗传承的生活方式,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也是文化传承的时代,想学什么很容易,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听一堆道理飘在天上很虚的用不上,是我们用了一定能够受益的。这个时代能够把文化做出来行动的人是智慧的。
道德经第77章-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地没有私欲,所以能够对万物一视同仁,人的私欲多,所以有所偏向,有道的人,养育万物不辞辛劳。为别人做的越多,自己拥有的就越多,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没有道的人没法做到,有了作为就以此为傲,有了成果就想利用它带来的好处,贤能就展示在世人面前了,贤能展现出来了,就是以自己的丰足,专长来奉养自己。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朗读道德经的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一章的意思就是说
天道,犹如张工射箭吗?弓位高了就压低一些,低了就举高一点,拉的过满就放松一些,拉的不足就补充一些。天道就是减损有余而补充不足。人道就不是这样,人道是消减不足来奉送给有余的人,谁能够拿有余的来奉送给天下呢?只有有道的人。因此,圣人作为而不自恃,功成而不处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
其实道德经的每一章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在深思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有一定的感悟和启发,那么这一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在本章中,老子以天之道来与人之道进行了对比,天之道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而人之道就类似于社会法则,天道法则是一种自然平衡机制,如食草动物繁衍旺盛,植物被啃食难以恢复生机,天道自然加以调节,使食草动物饥饿而死亡,数量就会减少,植物借此恢复了生机,这就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类社会法则却是一种非平衡机制,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富人更富,贫者更贫,这种结果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导致富人穷奢极欲,无限占有自然资源,而贫弱者无以为生,恶性开发自然资源,导致自然失衡而生态破坏的后果,
本章启示我们做一个有道的有余者,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懂得减少自己的欲望,以百姓的需求为需求,用有余的财富帮助不足的人,这样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人类共同走向美好未来。
在生活中,不居功是一种生存策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妙法,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格局。
拿着自己功绩到处显摆的人,见人滔滔不绝的彰显功绩,生怕别人不知道,而成熟的人却明白如何不漏声色的施展实力。唯有做好分内的事,做一个不漏锋芒的人,你该得到的总会默默的以另一种方式回报给你。
功是事业成功的体现,是一个人对事业贡献的纪录,为人民做出了贡献的人,叫功臣,所以功臣是受人尊敬的,而有功不居功,更加凸显有功者人格的高尚。
传播老子道德经智慧,我是洛阳雅道生活馆的方垣瑾,感谢聆听,也感谢我们自己给自己成长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5-3-30 0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爷们的娘们的都帮顶!大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5:41 , Processed in 0.0916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