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25|回复: 1

《道德经》-002-天下皆知-做人做事不要死脑筋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4 10: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傻子的线性思维,不是坑别人就是坑自己

听过这么个故事:
某个国家,因为蛇太多了,泛滥成灾,所以出台了一个政策,每抓到一条蛇交给政府,政府给10块钱。
在一开始的时候,蛇的数量肉眼可见的减少,因为大量的人努力去抓蛇上交来换钱。
又过了一段时间,蛇的数量虽然少了,但是交给政府的蛇也越来越多,政府支出越来越大。
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出去抓蛇,属于靠天吃饭。能不能抓到还两说。
但如果自己养殖蛇,只要政府还收蛇,那么养殖成本在收购价格之下时,那简直就是多劳多得。
所以,当一个傻子在做一个计划时,他永远只会从一个角度考虑。而不会考虑如果计划赶不上变化时该怎么办。
这就是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举例:
1、男人都喜欢美女。但如果只追求所谓的皮囊的美,那么没脑子的美女娶进门,直接毁掉男方3代人。所以,古话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中金月薪8万的交易员的老婆的例子还热乎的呢。就这也毁掉男方2代人,毕竟还没有孩子。
2、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助人,有时候就是指捐款。
但是这发展到极致后,就成了畸形的逼捐。
你有钱,你不把全部的钱都捐出来,就是为富不仁。
这种泽河而鱼的思想,就是恶,就是不善。
3、法官判扶摔倒老人的年轻人赔偿,根据为:不是你撞为什么你扶。多么朴实无华的推理。也许他觉得这是正义的,但结果就是往后看到老人摔倒,没什么人敢扶。
一个老年人的获利赔偿,是将无数老人放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这就是恶。
分析问题要考虑一体两面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
这些都是在相互比较之下才产生的。没有比较,就没有这些形容词。
辩证法的观点是这些比较,是对立的。
相比于中国的文化,辩证法还是显得弱了点。
我们中国认为,这些东西,表面看着是对立的。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
举例:
1、硬币有正反两面,你切掉正面,剩下的绝对不是反面,而是得到2个有正反面的硬币。
2、做交易,需要有买卖双方。你认为你买入的根据是充分的,那么你如何看待卖方的卖出根据?
3、你作为企业管理者,你认为多加班企业和员工都能多赚钱,而员工看到加班时,想的是影响自己休息,这个加班费够不够补偿少休息的疲劳。
这里可以有两种解释:
1、悲观一点,一切都会有代价。
2、乐观一点,一切相辅相成,要懂得君子有成人之美,事做到恰如其分,不要走极端。
什么是无为之事?

圣人处无为之事,无为,在道德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什么是为呢?
当你想要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压缩自己的睡眠,放松时间。筹集资金,严重降低的自己的生活质量。这种行为,叫做为。把它抽象一下:
刻意的、违反常态的、违反客观规律的一切行为,叫做为。反应的是目标和自身能力的不匹配,且为了达到目标的状态不可持续。
据此可知,无为,即不要违背客观规律。不要觉得自己的能力能够逆天而行。
即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举例:
1、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因此,想要采用某些方法去杜绝坏人干坏事这种想法,从成本上来说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真有人干坏事了,则根据法律,根据恶性程度或其他科学的根据去抓捕坏人,使其绳之于法,这事可行的。
让坏人有个预期,就是伸手必被抓,从而不敢干坏事,这种预期管理,就是无为。
2、做交易的人,硬性规定自己一天要赚多少是不可行的,因为行情走多少,不是个人的资金量能决定的。即使能决定涨多少,在这种体量的平仓交易下,也同样可以把价格打下来。
但是,我们可以规定,每笔交易,亏损达到多少时就必须止损。这是可行的。
这个就是我们交易员常说的,老天爷决定我能赚多少,我自己决定我最多亏多少。
改变我能改变的一切,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并有智慧区分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这种风险控制,就是无为。
3、我们做企业,强行给员工洗脑,让员工要如何上心工作,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能被这种行为洗脑的员工,本身就没脑子。员工没脑子,企业就不可持续。(脑力行业尤其如此。)
但我们能给员工保证,只要工作达到我们白字黑字写好的既定量化标准,该给多少钱,多长时间内给钱,我们能做到。这样能确保员工和企业的合力尽可能统一。
这也就是所谓的,当老板,核心能力之一就是懂得如何分钱和分权,让大家都感受到公平不吃亏,甚至还有点小赚。
员工摆烂,根据KPI裁掉就行。员工有成绩有能力,按照制度奖励提拔就行。这种人事管理的原则,就叫做无为。
什么是不言之教?

你一直跟员工说,你要努力干活,赚钱取老婆,盖房子,有用吗?根据我们多年做企业的结果,是没用的。
这种话,我们只在新员工入职迎新时讲一次。
怎么才能让员工干活儿有劲呢?
奖罚标准明确、可执行。目标可实现。答应给到的利益准时给。
这就行了。
人教人,教不会的。必须是事教人。
你看着同事好好干活儿,绩效加工资一个月大几万。
你自己一个月小几千,看着还刺激不到你?你还不向你同事和上级请教怎么整活儿?
真要刺激不到,那企业基本就着手把你裁了。
主观能动性来自于明确的预期。而不在于苦口婆心的说教。这就叫不言之教。
为什么不要居功?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很多人的理解是,我啥都不要,那不是给别人做嫁衣裳?让别人白嫖我?
这种傻事我不干。
我认为可以分成3个角度来理解:
1、当我们处在底层时,我们唯一的筹码是时间,毕竟我们钱不多,技术也不多。
通过做事,并在事中学习业务逻辑,知道把事做好的关键,比起作为底层的那一点点工资要重要的多。
而很多人担心的被老板克扣的问题,其实也并不那么重要。老板不给钱,该仲裁就去仲裁。只要你能力有,要跳槽换个正常的老板,其实也不难。
记住,身处底层,能力的提高永远比一些微不足道的工资或奖金重要。
当你说你缺一个伯乐时,最好先确保你自己是批千里马。千里马是有量化的结果作为数据支撑的。
2、当我们处在中层时,很多时候,具体的工作是承上启下,确保下层能够按上层的意思,正确的执行计划。所以,活儿,是下层干的,计划,是上层定的。咱平心而论,干了啥了?
所以,中层的核心技能在于能够准确理解上层计划,并做好计划拆解,分配给下层,这就是中层该具备的核心能力。
中层跟下层抢功劳,那还怎么收买人心?
中层和上层抢功劳,那还怎么显得上层领导有方?
叫中层的你不居功,不是叫你不要奖励,毕竟在这个位置,你的生活质量不差的。
你越表现得你不稀罕这个功劳,上层就越怕你真的不想要,反而还有可能为了稳住你,给你多点奖励。
这里的不居功,是叫你要懂得收买人心,懂得在这个环节更好的把握事情成败的关键节点,
以后有机会创业时,你的第一批跟随着,最好是之前在你手下干的员工。这样就能证明你有领导能力,手下认可你。你手下认可你了,你在客户那里的口碑就不会差。
我们做B轮前投资的项目时,评价团队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创始团队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否之前为同事,或为上下级,或为业务伙伴。
3、当我们处在上层时,你要跟销售抢销冠?你要跟技术部抢研发骨干?你要跟行政部抢满勤?你特么格局也太小了吧?
别人帮你把活儿都干得差不多了,你分钱还分大头,不至于赶尽杀绝吧?
谁他妈叫你对内掠夺的?
不过有时候国内情况就是这样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叫上层不居功,是让上层把心思拿来做大做强,对外把市场做大,有余力再多元化发展。
真要在自身有能力做出成绩时,你能做到不居功,你会发现,你不争,正常的上级或老板,奖金都会给足。如果他不给足,外面的猎头也会来联系你。
你整个就处在一个无欲则刚的位置。
尤其是当你是一个上层或老板时,别的老板最操心的核心团队不稳定的问题,在你这都不算事。你的核心团队要离开你的风险成本太大。即使真的有高管因为个人职业规划原因要离开,也不会和你交恶,离职交接也会正常得多,不会给你埋坑。
所以,你不居功,你就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叫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篇总结:

1、不要死脑筋

想事情不要一根筋,不要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所以,皆知善之为善,不善矣。
你只看到贼吃肉,你去做贼你就会挨打,就是这么个理。

2、存量思维与增量思维

当你是存量思维时,你只能内卷。
文章里的长短、高下等,都是矛盾对立的。
别人拿多了,你就拿少了,这是生死资源的争夺。各种下三滥的破事都会找上门。
皆知善之为善,不善矣,这里讲的就是存量思维带来的后果。
当你是增量思维时,长短、高下都是相辅相成的。
不但不足以对你的生存构成威胁,还能形成对你的绝佳保护。
你能做出增量的市场,那么增量的分配权不就在你手上?
这种分配权,就是最高的权力。
你能分配的公平,大家最怕的反而是你不要这个分配权。毕竟新来的人会怎么分配还没人知道。
还不懂的人,想一下华为,想一下任正非才多少股份,却有什么样的决策权和分配权。
再感受一下,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保住菊花,这个一定得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5 20:25 , Processed in 0.1096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