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01|回复: 1

道家奇谈之210——论宇宙的能动性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4 18: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某乎上看到一个辩证法三问,颇为有趣,不妨在此试着一答。
一问辩证法讲运动是绝对的,物理学则讲运动是相对的,是否矛盾?
二问辩证法讲宇宙是无限的,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是有限的,是否矛盾?
三问人由粒子组成应该符合物理规律而没有自由意志,何来辩证法所说的能动性呢?
答:
第一个问题其实比较好回答。因为辩证法所讲的运动是绝对的,指的是整个宇宙的源动力之所在,相当于当初牛顿借助上帝之手给出宇宙开始运行前的第一推动力。到现在为止,我们把他发展为是空,在有无一体的矛盾属性作用下,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与牛顿设想的区别就在于,牛顿认为宇宙的运行只需要上帝最开始的时候推一下就够了,后面万事万物的运动都要符合他的三大定律。我们则认为这个动力不只是一开始才有的,而是一直都存在。只有一直都存在,通过能量物质的累积产生相变,然后再在不同的相变之间相互作用衍生出天地万物来,即由空到天,由天到地,天地中和,万物化生。
我们也把他作为解释暗能量推动宇宙膨胀和暗物质影响星系旋转的一种可能,并且通过空的运动将他们两者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宇宙在膨胀的过程中,不论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还是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排除同时存在着对内的压缩。这种压缩既可以为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原因提供借鉴,也可以为暗物质是如何产生并存在开辟新的思路。作为空运动的产物或空运动后不同的表现形式,暗能量体现了空的运动所带来的动力性质,暗物质体现出了空的运动所带来的阻力性质,或表现出具有静止质量或相互作用的实体特性,因此我们猜测暗能量和暗物质有可能是空运动的一体两面。
物理学运动的相对性,主要是用来描述实体物质是如何运动的,是需要通过测量和计算来归纳和总结出物体运动的变化规律。存在的绝对性与测量相对性的关系,感兴趣的道友可以结合前面有关对物质时空不相容或互换原理的分析加以回顾一下。如果说辩证法偏定性的话,那么物理学就偏定量。当然他们并不是完全分裂的。辩证法也会用到物理学的知识,物理学有时也需做出定性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穿插,但就运动的定义或性质而言还是存在某种根本性的不同。前者是无中生有,缺乏界限,没有办法测量,是谓阴阳不测。后者由于需要量化,则要具体的多。之所以能够量化,主要因为他是建立在物质实体运动质能转化过程中质能守恒或对称的基础之上。不守恒,不对称,一切量化便无从谈起。这就引申出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宇宙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的。
宇宙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的呢?我们的回答倾向于,在哲学意义上宇宙是无限的,在物理学意义上宇宙是有限的。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衡量宇宙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一个用的是无,另一个用的是有。看起来两者是矛盾的,实际上并不矛盾。哲学的标准是将对宇宙的衡量上升到了连续统的形而上学的空,故是无限的。物理学则是在人类观察手段力所能及且有限有界的范围内去做定义。一旦物理学超出了有限有界范围去定义无限无界的范围,就有可能会犯错误。就像宇宙大爆炸的学说,他有可能是一个整体的,也有可能是一个局部的。物理学中也不是没有反对的,例如现如今的多重宇宙说就对此提出了挑战。这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先验客观的数理逻辑在实体范围内只能解决有限有界的问题。
这不由的使我们要插一段有关汉斯猫古典哲学的讨论。到马克思为止,为什么汉斯猫会出一堆主观唯心、客观唯心、人本唯物和辩证唯物的大哲学家呢?如果说康德的物自体和二律背反还属于心物二元论的话,黑格尔的辩证法已经非常接近老子的学说。从有无之间关系的阐述,很难说他没有受到老子道德经的影响。当然也不排除在他们中间,有一个从费希特到谢林物极必反的过程。只不过依然受到唯心基础的限制,才被迫从主观唯心变成客观唯心。到了费尔巴哈强调自然界的唯物理论,虽还被称之为形而上学,不过在我们看来缺少了辩证法的支持,其本质上已落入形而下的器。所以到了马克思的唯物阶段就倾向于把形而上学抛弃掉,直接进入到人们通过实践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但还保留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这极有可能是基于辩证法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能提供的理论实用性。整体来说,这条历史脉络的进步性虽然表现为从主观唯心到辩证唯物,但是缺少了形而上学总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于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形而上学客观化后重新加入进来,用后来的一个词说,就是用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加上西方科学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一次祛魅。
老子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无相生是一体,天地万物由此生;无中生有本是有,有中现无方知无。一体两面不相容,无变有来有变无,此有虽是彼中有,此无已非彼中无。是以老子所说的同出而异名,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无一体,故谓之玄。玄之又玄,指的是在有无一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体两面的变化,而这种一体两面的变化又表现出来的是有和无之间的相互转化,众妙之门哉!如何区分有无一体中不变的有无与一体两面中变化的有无,是发现汉斯猫古典哲学不足之处的关键之所在。黑格尔的问题在于,在形而上学方面,他通过有无的一体两面意识到了有无一体之间对立的关系,却没有真正的实现有无一体的统一。虽然他到最后推出了有等于无,但这是一种依次递进的结果。就像我们过去把有无相生理解为把无变成有推出新的无来,直至得到再也没有新的有可以推出来的无。真正的有无一体不但是形而上的有无一体,同时他也是形而下的有无一体,是一种不论何种变化永远相等对称的一种状态。相反,马哲的遗憾可能要算是没有把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推到形而上学去。其实这也难怪,形而上学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一方面他被视为唯心主义的基础之所在,另一方面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又对世俗宗教形成冲击。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如何证明形而上学及其先验的数理逻辑知识是客观存在的,而非唯心主义,或许把数理逻辑看成是存在的一种性质会显得更为合理一些。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讨论一下同时期的叔本华和晚些时候的尼采?答案就在于不论他们的观点或学说是什么,我们更看重的是他们对人道德属性某一方面的认识,而这就涉及到了第三个问题人的自由意志或能动性。一般来说,人的能动性有的时候又叫做主观能动性。那么我们反过来想一下,会不会存在着一种与之对应的客观能动性呢?或许客观物质的物理运动可以算是吧。结合上文的主体的客观性来看,客体会不会存在主观性?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又是什么呢?是客观唯心的神吗?再结合上上文的无神论,我们就会发现答案呼之欲出,是无。由此可见,谁说只有人才具有能动性呢?宇宙也是具有能动性。宇宙如果没有能动性,又怎么能够化生万物呢?只不过宇宙的能动性和人的能动性在运行机理上还是略有不同,宇宙是在有无一体空的基础上较为纯粹的无动。人的能动性已经是建立在物质实体上双重属性的作用。
严格来说,与其说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我们建议应该改为主动能动性与被动能动性。被动能动性指的就是物理学的客观实体运动的质能转化。根据宇宙的演化来看,主动能动性除了基础的无动外,也一直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生生不息的无动开始,当生命出现的时候,能动性转变成为一种生物求生和繁衍的力量。此后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日渐繁多难道不是一种能动性的表现吗?只不过这种缓慢的进化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环境被动适应的主动能动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主动能动性和被动能动性也是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依稀记得N久之前,我们还讨论过如何用有无相生相互转化来看食物链的形成。每一个链层对其自身生存的渴望来说是主动能动性,对于其下所吃或被其上所吃都是被动能动性。再通过越高级的生物越复杂,繁殖的数量自然也就越少,由此形成了一种生物链循环的平衡。不过到了人这一块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是智能的产生。智能的产生使得人在利用工具与其他生物斗智斗勇的竞争过程中,不但生存几率相较于其他生物大大提升,而且还从被动的适应环境逐渐过渡到参与环境的改造上来。接下来人类智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产生了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相互斗争来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可见,宇宙的主动能动性从自身矛盾属性无动的创造性,发展成为了基于人类物质实体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道德属性的觉醒。
所以我们说人类自由意志不过是道德属性的一种体现。他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意识的,一种是有意识的。虽说是无意识,其实从自觉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有意识。只不过他是追求一种与有意识相反的寻求路径,也就是我们前面常说的静中求动,用最小的代价去探求最大的捷径。那么显然有意识的那一种就是所谓的强力意志或超人意志,他的作用就是硬性突破原有的某种规则或规定,其结果不是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便是有可能会把人逼疯了。为什么会变疯了呢?还是因为有无相生相互转化,人们在应用道德属性的时候最终的结果得到的是物力属性。无意识的自由意志是顺应了这种关系,而强力或超人意志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突破,或者在突破后不能有效的刹住闸,其结果不是在原有的规则上碰的头破血流,便是在膨胀中灰飞烟灭。所以说建立新规则是需要时机的,是要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之时。许多人认为自己只要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可以了,殊不知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累积的,有的时候大量的正确也有可能得到一个错误的质变。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为兔子不出手就是好欺负,却不知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只不过上了贼船想要再下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等到贼船倾覆那日,便是自尝苦果之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昨天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6 10:14 , Processed in 0.0907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