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27|回复: 1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最敬畏信仰是什么 ...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5 12: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或者说是真实本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很多人认为,《道德经》就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著作,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论著。实际上,这样理解的人,就离《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乃至真是本义相差甚远了。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乃至其真实本义,就需要从几个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第一、《道德经》的著作者——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写《道德经》?
第二、《道德经》被流传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应用,都产生了那些人文现象?
我们可以从以上两点,做一个推论。第一点,老子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写《道德经》,这在历史上是有详细记录的。


据史料记载,老子是周朝时期的守藏室的守藏史,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位置。但这也只是表象。老子实际上上,是道家法脉传承的集大成者,是继承了伏羲、黄帝等道学思想和理法,包括三坟四易,河图洛书等道学传承,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理论体系的大成就者。后世庄子称老子为“古之博大真人”。也就是说,老子是一位应用道家传承的理论和方法,修炼获得大成的真人。
老子写《道德经》之前,就已经闻名于世了,他在周朝到处讲学,也曾经教授过不少的弟子,包括儒家的孔子都向老子求教过。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文子、关尹子、亢仓子、杨朱。这些人都是老子的弟子,但成就最大的,当属关尹子,虽然文子也很有成就,但因为关尹子得老子所传《道德经》,所以,对后世影响更大。而《道德经》的产生也跟关尹子有关。
相传老子因周朝混乱,准备出关归隐,在路过函谷关的时候,被当时的驻守的官员--关尹子留下来,拜老子为师,并请老子留下了传世之作《道德经》。关尹子在得传《道德经》后归隐三年,也大彻大悟,成就真人之果,后来追寻老子而去。


这是第一点,老子其人,以及写《道德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大家应该有所感悟。即《道德经》绝非一般的哲学著作那么简单,而是可以让人悟道,成圣登真的宝典。
我们再说第二点,《道德经》流传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应用都产生了那些人文现象。这点大家可以通过历史文献去考察一下。在历史上《道德经》的解读文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然而解读本流传最多的当属“河上公”和“王弼”两个版本。但后世有几位道家的真人解读的《道德经》影响也很大。包括吕洞宾、黄元吉等等这些道家的真人。他们对《道德经》的解读,比世俗的解读更接近老子的真实本义。
但解读《道德经》的河上公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得道真人。
据历史记载,汉文帝听人们都说河上公精通《道德经》的精髓,就派人前去拜访请教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河上公对文帝派的使者说:“道尊德贵,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通过别人来代问呢?”于是文帝驾临河上公的河边小茅屋,亲自向河上公请教。
尽管如此,文帝仍心有不甘,就对河上公说:“《诗经》上讲过,普天之下,哪一片土地不是我君王的;四海之内,谁人不是我的臣民?老子也说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君王属於这‘四大’之一。你即使有道行,可还不是我的子民吗?为何这么自高自大,将君王不放在眼里呢?”
河上公听完文帝的质问,就拍着掌坐著,一下子腾空而起,稳稳地悬在空中,离地有几丈之高。河上公俯身向仰视他的汉文帝说:“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又不为人所累,怎么能算是你的臣民呢?”
听罢河上公的话,文帝心知已遇到高人,马上下车向河上公跪拜说:“我实在是无德无才,承蒙祖上福荫,才继承了帝业。我才疏学浅,深忧难堪重任。虽然我忙于治理世事,可我一心向道,由于我的愚钝无知,难以明了经书的真义,祈望您能给予我教诲。”
河上公见文帝一片诚心,就将两卷经书授与文帝,并对文帝说:“回去后,好好研读这两卷经书,你所有的疑问都会迎刃而解。这两卷注解道经的著作,只传了三个人,你现在是第四个,切记,万不可显示与他人。”说罢,河上公就在原地消失了。


                                                              河上公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会发现,河上公是一个很有证量的真人,是已经超凡脱俗的隐世高人。这都是得益于《道德经》才获得的大成就。
后世虽然有几个皇帝也解读《道德经》但因为没有实修,所以,基本上流传的都不广。更有人把《道德经》当做了治世用兵的书来读,虽然也能发挥《道德经》的价值,但毕竟跟《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以及真实本义相去甚远。
特别是近代,从西方哲学的思维角度,评判《道德经》认为这是一部哲学著作。实际上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哲学本身是二元对立的思维研究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学科。但《道德经》作为道学的十大根本经典,其形成之初就是站在“道”和“德”的角度,阐述了宇宙自然,生命和万事万物的本真实相规律,是一元、整体、全维的,这跟哲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若把《道德经》归类为哲学,就很不靠谱了。
那么《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及真实本义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上文中已经有答案了。也就是说《道德经》的实际上是用一元论、整体观、全维的角度,阐述宇宙自然本真实相,指导人悟道成真的智慧经典。其延续的是三坟四易,河图洛书所阐述的宇宙自然之理,只不过在老子这里集大成,用老子的语言表述出来,形成了具有指导生命进行至道修炼,指导人生把握规律,以身合德,与道合真的道学思想巨著。
其核心思想就是:道为体,德为用。只有明道之本体,才能以身合德,体用一如。


我们再说一下,中国人最敬畏的信仰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信仰就是信神、信佛、信道。实际上宗教本义是以祖先为宗,以教育化人心。但后世把宗教世俗化后,其本质还是让人通过外边寻找一个精神的寄托。这就失去了宗教的本来意义。
所以,中国人早在汉朝之前是没有宗教的,但那个时候人们心中依然有信仰。这个信仰其实就是天道规律。道学中有一句话讲:天道承负,报应不爽。因因相续,轮转不休。这就是讲天道规律的。这其实也是老子所讲的“道”。但老子告诉我们,若不违反天道规律,就要以身行德。这样才能让人的生命永远保持平安吉祥。
更能通过了悟天道自然规律,能够悟道,进而证入圣人真人境界。让人可以超凡脱俗,走向生命真正的大自由。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人最敬畏的信仰,就是“天道”。
这在中国人骨子里经常会发出“老天啊”、“我的天啊”,或者叫“老天爷”等等,都是“天道”的不同称谓。
而我们的古之博大真人——老子,就用《道德经》阐述了天道的规律,给我们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我们中国人之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坐沙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9 12:26 , Processed in 0.0948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