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02|回复: 1

道德经 第十九章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7 20: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弃绝以智取,以知辩,人民得利百倍。弃绝仁善义爱,人民六亲和睦,弃绝追巧逐利,盗贼不会再有。以上三条记为文字当作法则,这是不足够的,所以要知道其归属的根本道理;甘于平淡,抱一守朴,减少私有,勿增私欲。
第十九章是对第十八章的回应。
道德经当然不能全部看作是对话体或者是问答体,但是至少有些章节是应该是问答体形式的,比如本章。只有看作是一问一答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
在第十八章中,讲了‘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邦家昏乱,有忠臣’。这些现象和问题,那么听讲的人就会提出问题,即是不是弃绝智谋争辩,人民就能得利百倍?弃绝仁义,人民就能重归孝慈?弃绝技巧便利,盗贼就不会再有?然后,老子对以上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是有所不足的。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样有问有答,文意更清晰了。只是现在仅仅留下了老子回答的部分。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智弃辩,为什么就能使‘民利百倍’?因为少数聪明人利用智与辩为工具,占有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金字塔下层的人民则陷于贫困,如果天下的财富都归天下人所有,共有的财富如同阳光无分尧桀那样普照万民,那么原本贫苦的人们自然就不再贫苦,得利百倍了。但这里没有提到一点,‘民利百倍’的利不是凭空多出来的,而是穷人富人共享了财富。老子不为富人说话,是因为富人是少数人,少数就是特殊,而老子没有兴趣讨论特殊的东西,因为特殊没有正义性。特殊的不长久,长久的不特殊。所以特殊不符合‘道’的长久就是正义的原则。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老子并不难懂,‘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消解儒家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儒家是一种人造的思想,但是我们的头脑早已不加思考地接受了它,已经默认它是‘天然’的了。道德就是高尚的,仁义就是正确的,这样不思考就接受,日用而不知,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因为所有人都这样说,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儒家在这张纸上画了许多分割线,创造了许多规矩,规定了颜色的使用,称呼如何使用,画满了奇奇怪怪的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理解道家的‘空无’是不可能的。首先是要把这张纸上的东西统统擦去(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回到这张纸的初始状态(复归于婴儿)。从这张白纸出发,才能真正懂得道(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只需自然而为就足够生活了(知足之足),人们能够生活的很幸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张纸就是我们的认知,如今已经在方方面面都被儒家的思想填满,这才是理解老子的最大障碍。
什么是仁?仁是一方以爱的名义对另一方的施与,并且不求回报。有两个条件要同时必备才是‘仁’。一是爱人,二是施与。关键在于仁所谓的施与必须要由包含私权的物品来实施。如果只是嘴上仁义道德,脸上关心怜爱,手上却一毛不拔,就是假仁假义。如果是慷他人之慨,慷公共利益之慨,没有影响他自己的私利,这也不是‘仁’。所以‘仁’是在私有制的社会里才会出现的东西。
在道的世界里,在公有公享的社会里,有谁需要别人的施与,又有谁能够把公有的,无私权的东西给别人当作是‘仁’?只有在私有制的等级社会里,在人与人拥有的私权不平等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仁’。‘仁’是对社会不平等的一种补偿机制。
如果仁是红色,将它涂在白纸上,显现出来的是红色,如果红色涂在蓝纸上就变成了紫色,就不再是红色。‘失德而后仁’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是人类社会由公有制转向了私有制。相当于由一张白纸变成了一张蓝纸,人类价值观的底色发生了改变。‘仁’这个红颜色在私有制这个蓝底上显现为紫色。老子说紫色就是不仁,真正的仁是无私的红,纯正的红,而不是把紫色当作红。天地是无私的,所以‘天地不仁’。儒家说仁者爱人,强调的是‘爱’这个要素。老子更关注私有制这个仁的背景与土壤。老子要绝仁弃义,不是不爱人。他要的不是这种把天地公平给每个人的东西先占为私有,再以‘仁’的名义施与给你的‘仁’。
在道的世界里,天地有大美,天地有大爱。天地生养万物,怎么可能不爱人?天地的一切任人索取,不做任何分割区别。人怎么可能不爱人?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彼此有不同有差异的观念。就象对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一样,不需要仁义礼,没有孝与慈。
因此绝仁弃义,回到所有人都真正平等的社会,没有孝,慈,仁,义。。。。。人们就自然相亲相爱的世界。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追求技巧,不追求高效率,也不追逐利益,以自然的态度去生活,这样人人都平等地共享自然的赐予。没有谁比别人更少,也没有谁比别人更多。
富人为什么不做到盗贼,为什么偷东西的多是穷人?因为富人有了所以不偷,穷人去偷因为他真的没有。就这么简单。如果绝智弃辩,绝巧弃利了,那么就能民利百倍,自然就能盗贼无有了。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如果把以上三点用文字郑重地记下来,然后认真地去做,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以上只是技术性地处理,这样技术性的条款还可以写出无数条来,绝战弃争,绝病弃要,绝美弃贤。。。。。所以教条地去理解,执行以上三点是不足够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比如前面说过现在的‘伪和平’是由核武器的相互制衡造成的,那么如果有办法将全世界的核武器,常规武器都销毁了,人类没有了战争的工具,是否就能够真正和平?当然不会,就算没有了枪,炮,核武器,人类不能解决为了私利而争斗,他们还会用石头,木棒,拳头发起战争,所以,这个方法‘不足’。
要认识到根本的问题在于人们的分别意识,形成一个一个的‘我’。这一个个的‘我’构成了一个个分散的独立单元。天地如风箱那样独立,封闭,唯一的单元被分解为无数的彼此分割的‘私域’。各‘私域’只能以利相互连接。导致有无不能相生,难易不能相成。。。。。所以减少私我的意识,削弱外触的欲望,不见可欲,拥抱质朴,重回自然,回到天下人是一人的时代。有智有巧,也可以没有问题的。
《因为,所以,道德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5-3-8 01: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毛老子总也抢不到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6:59 , Processed in 0.0906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