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01|回复: 7

无为而治——用道家的智慧治疗精神内耗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21 19: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神内耗”是当代年轻人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我们每天都接受了太多信息,却收获太少价值,在无数的选择,无数的诱惑,无数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和梦想面前瘫软无力,陷入焦虑,不断的自我否定,却又恨不得不惜一切代价脱离现状,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要停止精神内耗,有一个好办法便是跳脱出自我,跳脱出禁锢自己的琐碎日常,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重新思考自己为了什么出发。但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我们局限于自我认知的时候,很难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时候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找一个参照物,站在他人的角度,学习他人的观点。而精神内耗的解药,就藏在几千年前的《道德经》中。
一谈到“无为而治”,也许大家第一时间会顾名思义想到统治者不对百姓做过多的限制和管理,任社会和市场按照自己的意愿快速发展,野蛮生长。当然这样的观念在后来也被证实是有效的,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比喻成“看不见的手”,而政府过度的干预和管理会让这只手失去活力,最后给经济市场造成无法避免的损失。然而,“无为而治”的思想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具体治理的“无为”。《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相关章节全篇是这样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直译过来的大致意识就是: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治理的办法是,使人们的心无所念,腹无空肠。志无所系,骨壮筋强。这样使得人民无知无欲。使得那些眼盯着利益而主动争先,抢占优势的智者,不再敢于主动争抢。圣人作为的方式是法自然无为之道,则天下无不被治理。依据我的理解,“无为而治”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去看,旨在消磨百姓的欲望,使得他们老实本分,便于统治,致使天下太平;但不可否认的是适度的欲望能够给人带来动力,满足后也能带来积极的情绪反馈,带给人快乐。在本文中,我们不过多地讨论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又是否道德,而是更多地关注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诲。
第一句说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推崇贤明的人,百姓都不会发生争斗。从一个更贴切我们生活的角度理解,这是否跟内卷有关系?作为一个员工,每周一百字的工作周报硬生生被卷成了二十多页的PPT汇报;作为一个学生,几千字的论文为了达到90分的档非得和前几个人以万为单位竞争字数;作为一个求职者,非得接受更长的工作时间和更低的工资去获得一个较好的岗位。“内卷”的本质就是创造需求,创造本不被需要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不会给双方带来任何有效率的成长和价值,但是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一个有智慧的领导者也不会认可这样的无用功,老师会更注重内容和观点而非单单字数,老板比起精美的PPT也更应该关心员工实际创造的价值。无效的工作量如果被认可,那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只会大打折扣,全将精力和时间花在这种表面功夫和形式主义上,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和进步。所以,当这种毫无意义的“需求”被创造时,我们不要受困于这种毫无意义的工作,被人推着一直漫无目的地往前走,而是看清楚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根据自己真正的需求做出选择,将决定权握回自己手中。当我们能够弄明白自己做的每一部分工作的目的的时候,目标会更清晰,步伐也会更轻盈。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原译是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而我却觉得这句话中的“贵”用得十分巧妙:我认为它不仅有珍爱的意思,也有“使其变贵”的意思。在现代生活中,有太多消费和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虽然不能只极端到衣食温饱,还要追求个人发展,但是个人的发展究竟有多少是由我们自主的去提出,去选择的?很多人买了Kindle,下单的时候幻想着自己能够通过它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到手后一年都没打开过几次,常年吃灰;许多人买了iPad是希望它能够成功自己学习和生产的工具,但是由于学习成本迟迟没有上手,只拿它来当作爱奇艺的播放器;许多人买了跑步机,运动鞋,希望这些消费能够刺激他们形成健身的习惯,可是到头来一周都没能跑5公里。我们的需求在下单的前一秒达到最大,而在收到产品之后降为零点,很多时候,我们的需求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这其中当然也有当事人“不自量力”的成分存在,但是这绝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们的生活是被消费主义笼罩的,有的品牌会拿“女生必备人手一支”作为口红的宣传标语,它不仅定义了消费,还定义了女性,在每个人心中埋下了一棵消费的种子,在消费欲望的土壤中慢慢发芽。而这样的信息布满了我们的生活,如果你在小红书搜索过Apple Watch,那小红书的首页就会给你推荐许多有关Apple Watch的内容,开箱、测评、使用技巧等内容比比皆是,他们都在刺激着你消费的欲望。社交媒体的个性化推送的功能和用户自发性或者委托性的推广与分析使得这样的消费陷阱随处可见。除了这些还算较为实用的产品来说,还有一类产品凌驾于它们之上,也就是奢侈品。相较于产品成本的九牛一毛,奢侈品的价值全集中在品牌。当各大奢侈品牌还在给世界上最富有的那一小撮人做私人定制的时候,消费主义是没有波及到整个社会的。而当这些品牌开始下沉到初级市场,制作成衣之后,它们又仍然不舍得放下自己高贵的身段,依然有着很贵的定价。当我们花一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个包,半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件珠宝时,我们已经掉入了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符的陷阱。这样的人很少有人真的将诸如此类的奢侈品作为道具或者门票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大多数人只是单纯的想满足自己的消费欲和虚荣心,而正是在这时,需求被创造了,消费被创造了。什么产品是好的,什么样的东西是被我所需要的,与其听从资本的安排,追随他人的想法,不如想出自己的定义。
我们之所以一直受困于精神内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的需求不被满足,我们的目标不被达到,我们对现状不满意,对自己也不满意。但是无论是内卷中的竞争,还是消费主义的需要,往往都是别人凭空创造的,而非客观存在的。这些创造物因创造者的私心和私欲而诞生,对我们来说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付出一切却收获空虚。《道德经》告诉我们这些被创造出来的虚无缥缈需求便是争、盗、乱的根源。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我们便可以更好的放下那些所谓的工作量与欲望,只关注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要明白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好的事物都应该属于我们,也不是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我们所需要的,降低自己被别人激发出来的欲望,放下那些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才能全力去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21 19: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21 19: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蛮好[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1 19: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蛮有道理的[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1 19: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拒绝精神内耗![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1 19: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卷的本质就是创造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已经被创造了,后来的人不就只能乖乖追赶上吗?正如电影院里面的前排站了起来,所以后排也不得不站起来一样。有时候感觉不是精神内耗,而是身不由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2-21 19: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去分析,第一方面就是你的老板或者你的老师,正如文中所说的好的老板或者老师是应该能够分别出哪些是有效工作量和无效工作量的,如果你的老板或者老师不主动抵制这种做法,而是默许甚至推崇的话,我认为作为一个打工人这样的环境并不适合个人成长,可以考虑往别的方向发展,作为一个学生的话如果不是为了冲满绩和奖学金也就不太需要重视这个老师这门课的成绩了。第二个方面从自身出发的话,如果是打工人想要晋升或者学生追求高分,那也符合我文章中的一个逻辑就是至少你能够弄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在做这些工作,那本来的无用功到你这也就变成了计划中的一部分,变成了有用功,通过这些工作你能够实现较为明确的目标,而不会因为人云亦云产生一种忙了一整天也不知道在忙什么的疲惫感和空虚感,目标更为清晰的时候,工作和学习也就会更有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1 19: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而治不是讲的领导者吗,从普通人的角度感觉有点牵强了,一整篇文章有点逻辑自证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18 04:27 , Processed in 0.1085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