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18|回复: 5

现代人学“国学”,真的已经没有必要了吗?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9-20 18: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好事不留名:大家好,我是苏老师!

还是熟悉的开场白,很高兴今天晚上在这里和大家做一次线上的分享,这次分享的主题是:国学到底有啥用?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今天会分三个部分,和大家做一个展开的分享。这次的分享主要是苏老师个人的一些观点和个人经验的一些总结,也不一定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话不多说,接下来就是讲一讲这次分享的主要内容。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学了国学,到底有什么用?其实今天这个群里面我拉进来的小伙伴,多少都是对国学有些兴趣的,也是通过苏老师之前分享的一些内容,有过一些互动,所以咱们相聚在这里。但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过对自己的灵魂拷问,就是学了国学到底有没有用;但至少在跟我直接沟通过的朋友里面,有好几个小伙伴都不同程度地提出过这样的一个疑问,那这个疑问其实背后可以深挖一下,我个人认为可以归结为三个现象。



那我们可以总结为三个现象,或者说我们可以称之为国学的三大罪状。

第一个就是没人看。很多人说今天这些国学经典,其实大多数人都不会去看,就是看的人已经很少了;那第二个问题呢,就是说这个国学他看不懂,我们知道这些国学经典大多数是离我们比较远的一个时代写成的,所以他可能更多用的是古汉语的文言文的形式,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基本上像读一门外语一样的,其实看起来是比较有难度的;第三个是很多人感觉国学不太实用,就是我们如果我们看一些具体实用性的书,会觉得他的用途很明确,但是要说国学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的话,感觉不是很清楚,所以就感觉并不是很实用。

那这三个问题其实或多或少在大多数人人的心中扎下了根,所以他在学的过程中,其实就会有很多纠结,可能学一学觉得有点难,或者说可能学学不感兴趣就放弃了,又或者可能学到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就不想再学了。



这里苏老师针对每一个内容还要稍微再展开,简单的说一下。

第一个说我们说国学没有人看,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大家现在都在看什么书。我们看一下2019年国内比较畅销的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情况,可以发现大家都爱看什么书呢?第一种是这种工具类的,比如说是汉语词典、英语词典这种大家日常需要看,而且它能比较高频的去使用的这种书;还有的种类呢,就是可能是这种小说或者娱乐这种类型的书,这种书的话可能我看了没用,但看了以后会很开心;然后还有一些是比如说这种财富类、管理类的,这种类个人工具类的书也会比较受欢迎。



那我们再看一下2020年上半年的一个情况,我们以京东平台自营销售的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一个经营情况,我们来看一下会发现其实大家看的书会有一点变化,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家会更多的去看这种工具类的书,这部分占比会比之前还要进一步的提升。

比如说这种模型思维,或者这种教python的书,以及教小朋友认识身体的书,就是这些书的指向性会更具实用性,同时我个人觉得可能也是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让大家变得更加务实的在提升自己或者孩子的这种能力上,书的选择都更落地了一些,这种娱乐类的书也相对会少一些。



如果我们把眼光拉长一点,就是按照整个累积历史时期大家爱看的书来看的话,会发现一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当然这个肯定是没有比较官方的统计,我们可以大概看一下),就是一般比较大家认可的一个说法,也就是说真正在世界传播会比较有影响力的书,比如《毛主席语录》、《圣经》和《可兰经》这种就是比较有这种精神和信仰这种类型的书会发现用户数是最大的,然后还有一类是像这种小说类的,比如说什么《哈利波特》、《魔戒》呀这种可能也会很受欢迎。所以如果用更高视角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更长的一个时间维度里面,这种有精神抚慰作用的书,或者说是这种娱乐性的书,才会是最受欢迎的。

所以我们无论从短期的一两年这个周期来看,还是以这种累积历史的周期来看的话,大家都会比较喜欢看这种更直白一些的书,就是绝大多数人喜欢看书,要么你让我很快的学到本领,要么你让我心灵很好的得到慰藉,或者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快乐的感觉,那么这种书就会比较受欢迎。



第二点,我们再看一下国学经典的文言文形式所以很难学。

我们以《两小儿辩日》为例:我们今天学过物理,肯定知道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所以其实太阳始终就是那么大,只是我们直观上的感受有区别而已。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以两个小孩问孔子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更近,从而引发出孔子是否是有智慧的人的探讨。

如果那我们抛开它的内容来看,只看这个文字,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其实文言文其实只是会比白话文稍微难一些,但是如果我们去看《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甚至像《易经》这种符号很多的这种古典著作的时候,你就发现其实还会更难,因为他不是一个故事的形式,他可能很多时候就在讲道理再讲这种人生智慧,有很多提炼的东西;如果再加上这种语言上的障碍,学起来就会更加的有难度。



最后一个也是很多人的困惑,通常你去学什么技能都会告诉你可以直接变现或者说告诉你变美,比如说各种什么瑜伽呀,或者各种什么提拉术啊,帮你变美,或者有的告诉你怎么可以教好小朋友,这都是非常指向具体的一些做法。

但是如果你问学了国学有什么用?什么人群非得学国学或者说有很强烈的需求?感觉好像也没有,就觉得学国学好像讲了很多道理,但都是大家已经知道的,然后你再说有什么人来有很强烈需求嘛,好像也没有,可能有的人有点兴趣愿意多看了一眼,感觉也没有那么的实用。



好,那说完了国学的三大罪状:没人看、看不懂还不实用,那我们其实逆向思维一下,反向思考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东西,它的价值其实反而是有限的。

比方说大家去看这个股市,如果到这个牛市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专业性不强的人会大量涌入,像学历不高的,然后年龄比较大的比如大爷大妈开始涌入股市,这个时候反而是股市要不好,最难赚到钱的时候,所以当大妈都开始抢黄金的时候,反而不是最好投资黄金的时候。

所以如果所有人都觉得国学特别特别的好,所有人都觉得国学特别特别有价值,那么可能他的价值反而是很有限的。



这里也给大家再看一个情况,就是如果大家去看豆瓣top250本推荐的书里面啊,其实里面也会有挺多国学的书的,在苏老师的国学那十门课里面,涉及到的就有四本,就是《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和《诗经》。如果国学范围再扩大,则远不止这个数,这说明国学在这个比较客观的第三方的体系里面去看的话,还是有比较好的一个价值的,很值得我们深入去看的。

而且如果我们从评分来看的话,还会觉得更加惊艳。比如说苏老师刚才前面说到的这个《圣经》,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是销量前三的书,那他这上面的评分是多少呢?9.0分;苏老师之前分享过的一本书叫《影响力》,它是社会心理学非常经典的著作,那也只有8.6分;但是我们看一下这四本书,《论语》分最低,也有9.1分,已经比《圣经》还要高;《孙子兵法》、《道德经》和《诗经》有9.4分,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高的一个分数了。



我们再换一个视角再看一下,很多伟人或者说大家很知名的人物,他们是怎么看待国学这些经典的。

这里我就不列举国内的一些名人大家的评论,我就专门选这种世界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看他们对国学这些著作的评价。

曾经当过几天世界首富,长期占据日本首富的孙正义,大家如果比较经常关注互联网或者财经类的新闻,是很容易知道这个人的,他是软银集团的董事长。孙正义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没有《孙子兵法》,就没有我孙正义。可以说这个评价那是达到了非常高的一个地位。

然后德国的大哲学家尼采,我们都知道他很喜欢超人意志,然后创见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哲学史,甚至影响了这个希特勒,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前程。就这么一个了不起的哲学家,他是这么评价《道德经》的,他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它认为这本书就是一个永远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而且非常非常的好的思想源头。

再举一个例子,就大家可能没那么熟悉,这人的名字叫涩泽荣一,光听名字可能还有点陌生,蛤大家可以看到他在日本历史的地位——他是日本的资本主义之父,日本的金融之王,公认的对这个人的评价比大家熟悉的这个稻盛和夫啊可能还要厉害,所以日本新版货币里1万日元的纸币人物就是涩泽荣一(之前的是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然后这个涩泽荣他是这么说的:要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论语》+算盘 =成功。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算盘和论语》。

所以,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到这三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们都对国学给了非常有分量的评价,不是那种现在很多畅销书会有的请大家出来给一个点评的感觉,当你看到这些点评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们给的评价就是这些书起到了对成功的一个决定性作用。

那我们其实就觉得很奇怪了:我们刚说的,那么多人不愿意看国学经典,而且好像还不怎么会去使用它。这就好像有一个对立面——国学真的是没有价值吗?

如果没有价值的话,为什么它在豆瓣的TOP250里面能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然后这么多的世界级的企业家、哲学家和名人,他们会对国学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呢?



其实我们看看身边的人怎么用国学,其实就会有感觉了。现在国内的人对国学的应用,总结起来大概是这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这个《黄帝内经》,或者这种类似的这种借助国学的一些中医理论的倡导,然后来提倡养生,这个是可以很吸引这种中老年人的养生观,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刚需。

还有一类呢,就是比较吸引这种妈妈们,这种宝妈的刚需就是育儿,比如说教小朋友去学学什么《三字经》啊,《百家姓》啊,《千字文》这样的内容,这也是会比较常见的一个应用。

那还有一个呢,就是有点偏鸡汤了,它可能会大量去给你介绍国学经典,尤其是以曾国藩、王阳明为代表的人物传记,但是他不是真的去给你讲这些思想的理论精髓,而是给你讲一些他们的故事,然后包装成这种国学内容,虽然是以文化人为代表,但实际上本质卖的还是鸡汤。



这里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下小结:就是很多人会觉得国学没有人看,看又看不太懂,然后没有什么用处,哪怕用起来呢,又会觉得只不过是一个老年人养生、教小朋友的教材或者是心灵鸡汤。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很多人才,尤其是这种世界级的大拿,他会把国学当成这种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同时比较权威的第三方平台又会把很多国学书给予极高的评价,给打一个很高的分数。

所以这会形成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这个现象就很很容易让苏老师想到《道德经》里面的一句名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是说上等智慧的人,他会非常非常的喜欢道这个东西,听到这以后就巴不得24小时践行道的这个要求;那中等智慧的人呢,听到这个道以后啊,他的理解有限,就只是这个道还是不错的,所以有时候能按道去做,有时候又做不到;但是下等的人听到道的情况呢,就觉得,哎,太好笑了,这有什么用啊,又看不懂,或者根本不想学,这就是所谓的“不笑不足以为道”,

所以,大部分人完全看不到国学的价值并且不去学习,是不是感觉跟国学的整个的现状,是不是就完全贴合起来了?



苏老师再总结一下,国学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或者我们要怎么样正确的认识国学,怎么样正确的去使用它呢?

我认为国学的正确用法就是:用来帮少数的聪明人,去解决关乎切身利益的大问题。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一个是

这个少就是指国学的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可的,只有少数人最后会认可,这部分人最后都是人中龙,人中凤。

大则是指国学解决的问题呢,其实你既可以把它物化以后去解决特别细小的问题,比如说养生,育儿的这些问题,但是其实它本来是用来解决这种非常本质的,又非常关乎你切身利益的问题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种世界级的大家,他们还会觉得国学是特别好的原因所在。因为这些道理本质都是相通的,但是他们从国学这些经典中汲取了智慧。

假如我们真是要量化去分等级的来看的话,比如说上士、中士、下士去划分,再按能力强中弱去衡量的话,那我认为可以学国学可以分成九等。

苏老师现在处在水平是中士的最下等,也就是第四和第五等之间这样的水平——还没有这些世界级的大拿这种认识的那么深刻,但是已经能意识到它对我们有非常大的一个价值。

不过即使这样,国学也能对我有非常大的一个帮助。所以接下来苏老师要分享一下自己亲身体会的三个案例,也可以算是通过三个小故事讲讲我认为国学怎么真实的去影响我和我的生活,希望能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所以这里总结的三个例子,就是苏老师自己亲身的一些体会,这里给大家做一些交流,就是我个人认为其实是国学里面的一些精髓,对我的一些启发。当然就是我这种四级到五级这样的水平的一些应用,跟那些名人大家他们可能这种深刻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只是这样的水平,这种程度的应用,已经很有效果了,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国学有没有可能对你能起到这样的一些启发。

所以苏老师觉得也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个观点,就是说人生有时候像航海一样,那你想航行的很远又想航行的很稳的话,那么国学有时候就会像维C一样的必不可少。

国学的作用就是你平时你可能看不到它,你觉得你也不需要它,但是如果你缺少它,以后你发现你的人生寸步难行,当然这种“暴风雨的雷雨交加”的打击,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去补充,因为这些东西它本质都是相通的。

但是国学它的好就好在,在它这么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东西里,它提炼的很好、很精准,不需要你去自己去悟,不需要在生活中碰钉子,然后再学到这些东西,它已经给你提炼出来了,所以可以帮你走的更顺一些,更快一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一个效果。

所以苏老师今天在这里会跟大家安利国学的原因,也是因为我自己认为它对我还是有很实在的帮助的,所以我觉得他很好,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从中有一些启发,对自己的工作也好,生活也好,人际也好,会有一些帮助。



最后的最后,苏老师再花一点点时间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苏老师以后分享国学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苏老师之前无论是在公众号还是说在一些跟大家的私人交流时,始终是保持这样的一个心态,就是有点像一个甩手掌柜。那甩手掌柜是什么呢?就是假如我是一个国学的一个传道士,那我很多时候是这样对你说:你看啊,《孙子兵法》我已经看完了,我觉得它对我特别好,特别有用,那么呢,我把它给你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你知道它大概是个什么东西,然后你就自己去学吧,你自己去看吧,这东西真的对你非常非常有用。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好像我是一个卖房子的人,那我就跟你讲了一下这个房子特别好,特别有价值,也能卖非常高的一个价格,但是现在一般市场上并不知道他怎么怎么这么好。你看,这一楼呢,它有什么什么东西,二楼呢有什么什么东西,三楼有什么什么东西,然后等你站在五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但是呢,你要怎么进去这个房间,进了以后每个房间里面有什么摆设,然后当你进去躺在床上会什么感觉,然后怎么样从门外走到门内,从一楼走到二楼,慢慢走到五楼,这个事情我是完全没有去讲的。

所以以后也会希望能够用各种分享的形式,跟大家去讲一下我之前没讲这些东西。



然后再讲一下,就是之前也有人说到的,就是之前提炼了一个国学的十门课,我这边主要是想讲一下,就是这十门课的设置的逻辑,以及大家可以怎么去看这个东西。首先就是我觉得这国学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就是什么样的书能代表国学最精华的东西,这个没有人会有结论,但从我自己的一个完全实用主义者使用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会觉得这十本书还是比较有体系的,能帮你建立苏老师叫做三口气——底气、才气和灵气。

底气这个部分呢,就是你掌握这些以后你心里面会比较有底,遇到事情不会那么慌;那才气呢,就是让人感觉哇,你懂得还挺多的,知道的特别多;那灵气就是让人会觉得,你这个人特别机灵,八面玲珑的,特别有智慧。所以这是三个维度的东西。

然后呢,《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还有36计被我放在底气里面,它们是从不同的维度,能够帮你构建一个思维的底层逻辑和格局,那你在思考的时候就不慌,这其实是因为你会比别人更有把握;

那才气的“三百千”呢,其实并不是代表说你只要读这三本书,你就会很有才气,而是你利用这三本书给你构建的这种学习体系、社会阶层的认知以及这种人生的深刻领悟,是可以帮你提升才气的;

那最后这个灵气呢,它是相当于把你的认知拔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无论是对人性的深刻把握,还是说对整个底层的这种符号化的模型的认知,还是说整个社会阶层的一些概貌和风土人情,这样综合下来可以让你的大脑不会很单一,动不动就是非黑即白,可以很全面、很丰富、很立体的去看这个事物,这样你的灵气自然也就产生了。

当然肯定也有别的国学书能有这样的作用,比如说你说我不喜欢《道德经》,但你可能更喜欢看庄子的东西;同样的有的人可能喜欢看《增广贤文》,而另一个人可能喜欢看鬼谷子,那这里面其实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这里面主要还是兼顾了学习的难易程度、普及性以及大家对它认知习惯,从而做了一些基本的一些分类。



最后呢,苏老师就以孔子的一句话,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在《论语》里面的先进篇,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就是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坐在一起聊天,孔子问,你们大家的梦想是什么?

然后就有弟子上来说,那我的理想呢,是治理一个千乘之国(千盛之国就大概比如说像咱们就说一个省),我能在这个区域让这里的百姓很富足,然后慢慢把他们教的很有礼仪;

然后有的弟子说,那我就管管祭祀好了,让这些人和这些国家很有礼,很有这种宗庙的意识;

这个时候有一个弟子站起来说,我的理想比较简单,是等到晚春的时候,做好了这个春天该穿的这些衣服,和五六个亲密的好朋友,还有一些小孩,然后在沂水这个地方洗澡,在舞雩台这个地方被风吹着,并且唱着歌开心的回家。

孔子听完以后说这个学生的观点好,我和他是一样的。

那苏老师把它翻译成现代人可以理解的,就是你要有闲适的时间和心情,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做轻松愉快的事情。

我觉得其实学习国学也好,或者应用国学也好,很多时候对我们的思想启迪和启发还是很好的,你是可以把它作为你生活的一部分的,然后它也会很好的改变你的生活,这样你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从而去享受生活给你带来的一切。

而这,我想可能就是国学能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最大价值吧。

- THE END -

认识苏老师




苏老湿讲干货(ID:sulaoshijiangganhuo)

苏老师曰过:读书不学古,不如卖红薯;人在职场飘,不学要挨刀。

换句话说,中国人的幸福公式可以总结为:可持续的幸福=传统的灵魂+现代的大脑。因此,苏老师一直坚持“用国学帮你重塑传统的灵魂,用管理助你锻炼现代的大脑。”

苏老湿讲干货,开启国学好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8: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对现实社会,价值很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1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利益角度,这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8: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吧,国学也教你圆滑[飙泪笑]懂得善变[飙泪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8: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认同苏老师的观点,恨只恨有些利益相关的生意人,将糟粕包装成为国学,比如弟子规,看,我连书名号都懒得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18: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说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国学, 以前总听到这个词, 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国学.
现在人人都装自己懂国学, 闭嘴开罪谈国学,听得我一愣一愣的.
可能世界上曾出现过一个真正懂"国学"的大师,后来的骗子都打着"国学"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宣称学了他们口中所谓的"国学",就能解决事业,婚姻等等的难题. 简直是无所不能.

难道我们人类的智慧都要倒退几千年了?需要用古代的智慧才能解决现代的难题?
我不知道真正的国学是什么?但是我现在只相信一件事情: 凡是整天絮絮叨叨靠讲"国学"来赚钱的人, 一定是骗子,一定是骗子. 因为一个活着的人,净说些古代人的话,让现代人听得一愣一愣的,目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我不排斥读读唐诗宋词,陶冶情操,自己体会下诗词带给我们的文学美感. 但是硬是要从中过分解读,把他变成什么人生的智慧,大多数都是骗子干的事.

我是个没有文化的人, 所以我坚信,只要一个人满嘴叨叨"国学"来赚钱的人,一定是骗子,非常可怕的骗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9 15:04 , Processed in 0.1155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