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87|回复: 1

吾之实修观之道家上善感应录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9-21 15: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前言
   开悟了之后似乎能理解大部分人了。有些人小气,抠有他的道理。有些人对父母态度不好也有内在的理由,有些人沉迷赌博游戏亦有他的苦衷。诸如此类表面问题都不是可以一刀切的,所谓对错更多的是个人言论。但世俗中有没有对错呢?

    由于信息的强制介入,很多时候对人们是第二次伤害。有时媒体的报道也是有偏向的,目的是为了点击量和引发共鸣。引发共鸣很多时候又代表着调动情绪。


   故事1小气的人

    曾经有一人管妻子非常严,对其更是节衣缩食。妻其行动受阻碍,经常抱怨老公。而吾观之妻有智慧,且带财气。而老公的确有不少不动产,但由于当时购房还款问题加上合同问题导致这些不动产变现困难。也就是说她们还是假富豪,还要等几年才可以成为真富豪。她老公也知道她旺夫,所以紧紧的将她控在旁边。她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限制她的自由和财产?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保护,她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出去必然遇到麻烦,再加之其有不好的东西。所以出远门大概率会遇到恶人,而其丈夫本身也算是恶人,曾经混社会的。而丈夫在控制他的同时帮他挡住了社交带来的麻烦。若其家善,几年后必然有大财。

   故事2赌博的人
   这位朋友便是种种被道理摧毁的人,这位朋友有赌赢。原本是没有的,但因为失恋而后机缘巧合喜欢上的打牌和麻将。后匆匆忙忙结婚又匆匆忙忙离婚,此时他心里面没有了寄托就流连忘返在各大牌场。我在想如果他有个师傅或者琴棋书画爱好也不至于如此,可惜的是周围的人都不能说真话,都不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而不良的情绪导致其事业也无起色,同村里面的有开好车有盖高楼的。而他一无所有,麻烦的是他又重感情不愿意到远一点的地方去。
   同时被父母亲戚责怪时,而后他只有在赌场才能够证明自己的气概。后又通过朋友介绍他去了更大的赌场,他也许是被这里的气势震撼到了。而我们知道这里是有东西的,有些赌场甚至设计成鸟笼,监狱,铁盖的形状。由于长期被家人将道理他的意识是模糊的,进了大赌场完全没有了自我。输了之后家人又不断的开导他,和他讲道理。可怜的家人也不知道深层次的原因,不知道这些正确的道理已经成了帮凶。由于他的理智越来越弱,陷入的越深。结果负债累累借了许多钱都没办法还上。

   故事3被保护的人
   这位是一位帅气的小伙,严格来说是一位小仙。在儿童时期多次历险,有好几次差点一命呜呼。为啥呢?因为差点被要了回去,而吾觉其还是可以不回去的。某一天在他又被女孩子请客的同时又抱怨起来父母,吾闻之唏嘘。。。。他说的也很有道理,小时管理异常严格到了25还是母胎单身,不会和女孩子说话。平时更是经常棍棒相加,平时想出个门似乎都要跪下来磕头。更别说零花钱了。
   在此吾替他父母着急,这小伙子怎么这么傻?难道不知道多次死里逃生是何等的幸运,而幸运不可能一种延续下去。上面都在抓机会,其父母似乎冥冥之中知道了什么,虽然表面上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但正是这种严格形成了一种保护圈,以保证其完整长大脚跟落地生根。
   而现在健健康康的长大了,自己出门了独立了。父母们了良苦用心也希望其体会,不要被世俗中的假道理和污秽沾染。

   故事4不讲礼貌的人
   常言道礼义廉耻国,家之四维。而这个混小子便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君子。这人从小极为叛逆,绝对算得上是坏人。偷西瓜,丝瓜,黄瓜。总之是瓜便偷,在校经常约架。更加恶的情况便是在家里面打父母。周围人避开其如同避开瘟神,而此时只有一位乡村教师发觉了他的不同。那便是讲义气肯帮忙,所以老师便开始细细观察这个小子。结果发现这小子视乎专门搞破坏的,有事没事喜欢拿个棍子敲一下这个那个。其他老师认为他是多动症,铅中毒。只有这个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敲来敲去呢?他当然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是这位老师有一定的玄学素养觉得这人不一般,然后进行家访。家访时发现父母激动不已,视乎把他们所知道的所有贬义词都用上去了。老师后知道这一家是非常传统甚至迂腐的人,他们的思想还在解放前。过分的循规蹈矩会处处产生矛盾受人打压,也许是这一家子有点福气。来了一个打破僵局的人,果不其然这个坏小子长大后经常给家里面寄钱送礼。成年后18岁再也没要过家里钱。一家人由于太注重礼仪在社会上一直过得不好,而这个不讲礼貌的混小子却是个厉害角色。此时别人想欺负也欺负不了这个家了。

    故事5陈大惠
    关于这位相信很多人有所耳闻,最开始看他的光碟是好多年前了。当时是觉得很有道理,佩服他的巧舌如簧。推荐给他人看过。现在看来其实有些不妥的,这和上面的故事刚刚可以相呼应。在古人许多论述中都批评过太能说话的人,觉得其不可居高位。在吾之见,陈大惠心是好的,但智慧不足没有开悟。只是情绪化的传播道理,当然可以让一部分人受益,但不少人因此要产生麻烦。比如上面那一位混小子,礼节固然好。可是也分时候,有些家庭不适合太多礼节。比如有些农村家庭家庭父母有些迟迟不上座吃饭,非要等儿女吃了一部分再来。如果按照礼节来,这饭就不要吃了。父母来看到儿女没吃以为饭菜不好,又会因为羞愧而不敢上座。如果是上层一点的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此时父母讲道理也讲得通。多半来家里是子女和佣人做饭。所以按照次第坐下来,然后礼长辈。
   农村里面除了过年很多父母都不上座,生怕饭菜不到位子女下次不回来了。再加之祠堂被搁置,没有一个民间领导人。所以礼节便有些难以实施。我们这里乡里还有父母叫儿子外号的,如什么麻子,什么哈,什么洗子。而有些农村里面干活的人称呼父母也如同兄弟一样,叫老李,刘驼子,陆铲铲。所以这些又怎么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

帖子

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25-2-10 15: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21 03:22 , Processed in 0.5092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