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79|回复: 1

孩子青春期,问题升级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2 15: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长的技术也该升级了!所幸我们“后院有矿”!

<hr/>我们这一届家长,都挺好学的——
孩子刚出生时学习郑玉巧、崔玉涛的喂养知识;
孩子大点后试探边界、需要建立规则的时候,我们又学习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游戏力;
等到上了小学,认知发展、养成教育,这时好学一点的家长,怕是连儿童心理学也攻克得差不多了!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孩子长大、年级升高,他们遇到的问题也升级了:
运动会上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班级成绩而心态崩溃……
跟最好的朋友闹别扭,陷入冷战而不知如何修复……
因为青春痘而异常自卑……
同学之间在物质上不断攀比……
等等、等等。
随着孩子长大,父母越来越淡出他们的视线,他们的烦恼更多的是关于与同伴的相处、与网络社会的磨合,以及对思想和身体都在成长中的自己感到无所适从。
简而言之,他们开始变得深刻了。

<hr/>
家里姐姐11岁,正值青春期。
以前,完全是乖乖女,可可爱爱,软软糯糯,犯了错误哭哭啼啼,诚恳认错。
现在,不知道学校是不是开设了“怼家长”培训班——经常把我们怼得哭笑不得。
以前,成天“妈妈妈妈”围着我转。
现在,喜欢躲进屋里让我们“有事敲门”。
……
在这个自我意识觉醒、各方面能力也火速提高的年龄,她的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忙了。

但可喜的是,当我们把家长这个角色做“小”、做“卑微”之后,她更愿意敞开心扉了。
虽然还是会故意斗嘴、故意气得我牙痒痒,但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先坐下来跟我像朋友一样聊会天。
慢慢地,我发现,她倾诉的苦恼、寻求的帮助,开始逐渐升级。
我越来越感到,她需要的不再只是共情和接纳,她需要的是人生导师!
作为家长的我,必须“技术升级”了!
<hr/>机缘巧合,因为5岁的弟弟喜欢国学,幼儿园教的千字文、弟子规背的朗朗上口,所以今年的暑假里,我开始带着他和姐姐共同学习《道德经》,每次只挑1.2句话进行解读和讨论。



一天,我们挑了《道德经》第58章里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孩子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塞翁失马”的故事,这个故事原本只讲到塞翁失了马如何不是祸、马跑了回来又如何不是福。
但孩子们兴致高昂、意犹未尽,又自己顺着这个故事继续往下编,一路天马行空地编到塞翁的儿子没有上战场却如何不是福、家道中落却又如何不是祸……
这个连环大转弯的故事编到最后,连5岁的弟弟都轻而易举地总结出“好事不一定好事,坏事不一定是坏事”这样有哲理的话了。

这是多么强而有效的抗逆力对治药方啊!!!
人类习惯了二分法的思维方式——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于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追求“好”、保持“好”、讨厌“坏”、躲避“坏”。
可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好”与“坏”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情的演变,“好”会变成不好,“坏”也会变成不那么坏。
况且,每件事的本身就都是立体的,从这个角度看到了好的一面,换个角度立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意义。
如果看到了这个真相,挫折和失败就不会那么让人避之不及,成功和顺利也不会那么让人趋之若鹜了。
没有绝对的“逆”,也不须费力地“抗”。
这对“抗逆力”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降维打击!
<hr/>
仅仅这一句话,就把我们之前悬置的若干苦恼心事化解了。
而且,在后来遇到新烦恼的时候,孩子也很容易一点就透。

例如,这学期女儿六年级了,她心心念念想去一个特别优秀且热门的中学,然而她的“证书”成绩却没那么优秀——我们没有让她上过课外辅导班,没参加过任何奥数英语的竞赛。
我们这种教育路线,缘于孩子爸爸笃信“三观正高于一切”,我也奉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没有“鸡娃”,只是调动她的学习动力、等她“自挖潜能”。
什么因种什么果,小升初自然是个“吃果子”的时节了,哈哈。
我如实地给她讲解了升学机制后,她眼中很多落寞。
我马上请她编一个类似“塞翁失马”的多转折式升学故事,有灵性的她,甚至没有开始,就立马就get到
——如愿升入那所学校也未必是绝对的好事,若没去成也未必是件彻头彻尾的坏事。
于是,我们很轻松愉快地就商量妥当:六年级这一年,在她自己可以努力的范围内积极争取,同时也会乐观地接纳任何结果!

<hr/>
后来我们又趁热打铁地选读了《论语》《大学》《朱子家训》,过程中不禁常常感慨,咱们华夏儿女真都是“后院有矿”的!老祖宗们留下了这么宝贵的财富,足够我们在烦恼时、困惑时“享用不尽”——

  • 若孩子们秉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同伴关系自然和谐;
  • 若孩子们明白“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则行为取舍自然有度;
  • 若孩子们感动于“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则为人更易低调谦虚;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治嫉妒与乌合;
  •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对治攀比和挥霍;
  •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教人善良与慈悲;
  •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娇态者贱莫甚”养人气节和胸怀;
……



而且神奇的是——老祖宗的话,比父母的话,管用多了!
也许家长用自己的语言也能够说出内涵道理一样的话,给出相似的建议和指导,但在孩子那里,你说得越多越容易被归纳到“唠叨”里,撼动不大。
但若我们摆出经典,引用老祖宗的原话,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瞬间乖巧臣服,眼睛放光,醍醐灌顶。
这难道是华夏儿女写在基因里的记忆?
也有可能是孩子们对“人生智慧”的渴望与共鸣!



<hr/>下面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经历,总结的几点小经验,不知是否适合您:

  • 家长最好自己先读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去粗取精,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和特点进行个人定制化的取用;
  • 每次不要贪多,选取1.2段即可;
  • 不宜要求孩子死记硬背,重在理解其思想精髓,不宜把享受变成负担;
  • 如果孩子想停止一段时间,就停下来,消化和留白也是很重要的,日后有兴趣了再继续;
  • 不要与其他孩子攀比学习进度或背诵成果等显性指标,对人生的探索是穷极一生的事,不急于朝夕;
  • 国学经典无数,不限于上文提到的几个,选择适合自己“频道”的就好;
  • 我们成人自己,同样也会受益无穷。

话不多说,如果你的孩子也正在升级中、变得深刻中,就赶紧开始“挖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2-15 08: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抢沙发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20 19:56 , Processed in 0.1056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