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94|回复: 1

庄子:不困于物,不乱于心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29 13: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在世间所做之事,都可称之为入世。但是,想达到自由与解脱,远离人世间并不是解决之法。那么,究竟如何达到此中境界呢?
01、藏 天 下 于 天 下

庄子说:“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将小物藏在大物里是适宜的,不过还是可能丢失;如果把天下藏在天下里,就不会丢失,这是万物在“道”的作用之下,普遍的实情。
人的一个通病,就是喜欢藏,像那林间的松鼠,在地上捡到一颗果子,便赶紧把它藏了起来。
看到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东西,便要把它们买下来,藏在家中;看到漂亮的女人,便想筑金屋以藏之;看到美丽的汽车、房子,便要想尽方法,把它们藏在自己的名下。这种藏的本能就是人类的占有欲。
可是藏得住吗?纵然能藏得一时,到头来还是要归于自然。即便自身这个臭皮囊,也是藏不了,何况身外之物!
把天下藏于天下,就是不藏,唯有不藏才能不失;唯有不想占有万物,万物才能为我所有。
唯有不困于物,有把个体的生命托于自然,才真正能达到自由与解脱。
02、外 化 内 不 化

我们在人群中生活,该如何与人相处?庄子的建议是先做到“外化”,再修练“内不化”。
古书记载:有一种鸟名为“意怠(yì dài)”,飞行时不领先也不落后,饮食时不先吃也不后吃,安全地处在中间位置。
外化就是外在的言行与别人差不多,既不标新立异,也不愤世嫉俗。
庄子对生死,对无可奈何之事,是先了解再接受,继之以顺从与淡定,然后全盘超越,享受生命当下的美好。
人生的种种,无论悲喜顺逆,最后难免都是“润物细无声,船过水无痕,”。
这时可以放旷慧眼、穿透表象,直观“道”之本体,不被内心的束缚所扰乱。最后以“达观”心态,将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一一点化,成为连绵无尽的美好风光。
03、相 忘 于 江 湖

庄子说:“泉涸 (hé),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干渴中的鱼依靠呼气、唾沫来互相湿润对方,彼此都得以继续生存,其实这不如在江湖里自由地畅游,彼此互相忘记。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需要“相忘”来承载。
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疏密有度,收放自如,才能“相看两不厌”。
唯有“两不厌”,才能彼此看得更清,悟得更透,才能“相忘”于世俗的烟尘飘忽不到的高空。
生活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结点,谁都无法摆脱尘世的纠结。
直到看淡了世俗,平静了自己,也终于明白,即使真挚,即使亲密,也依然需要一个更为开阔自由的天地,相忘于江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5-3-18 02: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站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4:13 , Processed in 0.1220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