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97|回复: 1

《道德经》到底在说啥?--阅读笔记3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1-29 17: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译文:不崇尚标榜贤才,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炒作炫耀难得的货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展现能引起人私欲的东西,使民众心不受惑乱。
第一章讲了“有“和”无“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讲了”有“”无“的相比较而存大,相对立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章延续这个思路,讲了要看到一件事的两面。
尚贤,本是件好事。但一尚贤就得有标准,你只要给贤人定一个标准,很多人就会投机取巧,按照你这个标准来打扮自己,反失去了尚贤的本意了。这个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晋升评职称需要发表多少篇文章,有多少篇文章是为了发而发的呢?为了上好学校,有多少娃娃被逼着学奥数、学英语,学音乐,有多少是真的从中体会到了学习乐趣呢?这种尚贤方式,常常是方便了那些取巧钻营的人。真正有贤能的人往往不屑于按照你的标准,他有他自己的本事和才能。按着尚贤的方式,反而遗漏了真正的贤良。
“难得之货“可能有它贵的原因,但如果把某个东西炒作得超越了它的价值,炒成了“泡沫”,炒得大家都对它趋之若鹜、不择手段,那就危险了。
财、色、权,如果到处把这些能够引起人欲望的东西,疯狂地表现出来,展现出来,这样大家心就乱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众虚心、饱腹;减弱民众的欲望,强壮民众的身体。使民众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诈。以无为来治世,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老子《道德经》是为三类人写的,士、王、圣。这一章明显是老子对上位者说的话,说一个好的国家应该怎么来治理。要让民虚心,要让民吃饱肚子,要减弱民的各种欲望(志是欲望的意思),要民身体健康。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里的“智“不是智慧的智,而是指技巧,是那些自以为聪明者耍的套路和手段。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使这些技巧多套路深的人,不敢玩这些手段,不敢动这个心思。
最后,老子又再一次强调了“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不妄为,你做事情不能瞎来,了解事物的规律、夫则,为无为。你上边瞎折腾,把民心搞乱了,那就没办法治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5-3-26 11: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介是神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4:39 , Processed in 0.35514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