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22|回复: 1

《道德经》全解全译 (第二十五章)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30 19: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十五章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宇宙大道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①。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②,
可以为天地母③。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④,
强为之名曰“大”⑤。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⑥。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尊⑦。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⑧。
(注解)
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河上公注:谓道无形混沌,而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
②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河上公注:寂者无音声,寥者空无形。独立者无匹双,不改者化有常。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在阳不焦,托阴不腐,无不贯穿不危殆。
③可以为天地母。
河上公本作“可以为天下母”。
帛书甲、乙本、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等诸多传本,皆作“可以为天地母”。
范应元注:“天地”字,古本如此,一作“天下母”宜从古本。
本书注:根据上文“先天地生”、下文“天大”、“地大”及帛书甲、乙本、范应元本等诸传本,本书取“可以为天地母”。
④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本书注:吾,“吾道家圣人”的简称。名,表示实质。字,名字。“道”,本章里
的四个“道”字,皆“宇宙大道”的简称。
⑤强为之名曰“大”。
河上公注:罗而无外,无不包容。
本书注:“大”,也是“宇宙大道”的简称,“宇宙大道”简称“大”或“道”。
⑥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河上公注:言远者,穷乎无穷,布气天地,无所不通也。言其远不越绝,乃复在人身也。
本书注:河上公此注说,“远曰反”乃“复”在人身也。人身者,人生之本,本于“恒道”,恒道的“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在本章和第四十章里,简称“反”,在第十六章和第六十四章里,简称“复”。在本章里,“宇宙大道”以及天地、万物、万民等,咸在“恒道”的作用或支配下,行走着“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
⑦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尊。
河上公本作“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河上公注:道大者包罗诸天地,无所不容也,天大者无所不盖也,地大者无所不载也,王大者无所不制也。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作“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尊”。
中华书局编辑的《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老子·前言》中说:“《道德经古本篇》为唐代傅奕所撰。……其所谓‘古本’,因其乃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五年(公元五七四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所得。由于此本出土于古墓,又经唐傅奕校订,故颇受学者们重视,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组校勘帛书《老子》即选用此书。”
本书认为,“人亦大”与“而王处其一尊”极优。按“择优撷取”的原则,本书取《道德经古本篇》,并取河上公的注,保持河上公本“道大”之首的“故”字。
王,指能参通道、天、地、人的人君;从文字方面讲,天、地、人,以三横表示,一道(道德的“道”)连通其中者,谓之“王”。处,指为人、处世、做事。其,他们。一,一生。尊,做人的尊严。
⑧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宇宙大道”的简称。自然,即“自然之道”的简称,以“道不外传,缩略隐藏”的方式撰述,隐去“道”则只剩下“自然”两字。自然之道中,包括“恒道”、“天道”、“宇宙大道”。
(题解·上节)
本章是道德哲学常识篇,上节撰述的是恒道、天道,产生宇宙、天地、万物的第二个最重要的过程和最远大的状态“一生二”。
“一生二”生成了现在在天上的太阳和地球的母体——原始太阳系和“宇宙大道”及其运行的状态。
(译文·上节)
有见的物质,在恒道、天道运行不息的作用下,阴主积聚、藏精、亟动,阳主卫外、卫固、发挥,在宇宙间混合,生成了宇宙的第二代有见的形体--原始太阳及其兄弟姊妹等,宇宙的第二代有见的形体--原始太阳系先于天地产生。
在恒道、天道,运行不息的作用下,各个原始太阳系里的恒星、行星、卫星等,恢复了围绕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的运行,这是恒道、天道形成“宇宙大道”的初始。
原始太阳系里的原始太阳及没有生物陪伴的行星等,在太空中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周而复始的运行,寂静啊!稀疏啊!
其独立运动、变化、发展的自转及其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不会改变,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周而复始的公转运行而不会越轨给其它的星辰造成危险及懈怠,原始太阳系可以作为天地的母体。
在观察认识恒道、天道最初形成的“宇宙大道”时,吾道家圣人不知道它的名字,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道”,勉强为这个“道”描述它的实质,可以说是广大无边。故河上公注:“罗而无外,无不包容”。“道”与“大”相合,即“宇宙大道”。
“宇宙大道”的实质之大,它包罗了宇宙间所有的物质:各个星系团,星系,恒星、行星、卫星等,团团、系系、层层、级级都在“宇宙大道”的作用下统一,而共同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为道化宇域而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故河上公注:“道大者包罗诸天地”。
“宇宙大道”的实质之小,小至生成恒星、行星、卫星等形体的有见的、无见的,极小的物质,也都在“宇宙大道”的作用下统一,共同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为道化宇域而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
范应元在解释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时,将其描述为“其大无外,故大无不包,其小无内,故细无不入,无不通也”,其实质即“宇宙大道”。
“宇宙大道”运行不息,原始太阳系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为道化宇域而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可谓使时间流逝,流逝的时间愈多,可以说是运行的路程就愈远,运行的路程愈远,可以说是反而回到了起始的原点。
(题解·中节)
中节撰述的是“域中四大”。
恒道、天道,产生宇宙、天地、万物的第三个最重要的过程和最远大的状态,是“二生三”,这是“域中四大”里的天、地、人,产生的前提。
“二生三”是说:在恒道、天道、宇宙大道运行不息的作用下,宇宙的第二代有见的形体——原始太阳系,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期间大质量的原始太阳,在阴主积聚、藏精、亟动;阳主卫外、卫固、发挥的运动、变化之中,巨大的恒星炉窑,烧炼成了能够产生重物质的基础而壮大至极,积藏及积藏力、卫固及卫固力超越极限时,我们太阳系的原始太阳爆发,产生了富含重元素的高温气态星云。
富含重元素的高温气态星云,是宇宙的第二代有见的形体——原始太阳爆发而产生的第二代混沌。第二代混沌,是由阴气、阳气、浊气三者构成的,是能够生成宇宙的第三代有见的形体——现在在天上的太阳和地球及万物的物质。
原始太阳爆发,第二代混沌飞速膨胀,其伸张的广延性,规模、体积所至的疆域,达到了小行星带的边缘,又把原始太阳的兄弟姊妹推到了小行星带外,并不遥远的宇域之内。其中的一部分第二代混沌,好像超越了小行星带,给原始太阳的兄弟姊妹们送去了一些重物质,这些重物质生成了印证亲亲的卫星或环。
小行星带内的第二代混沌,在恒道、天道、宇宙大道运行不息的平衡作用下,在阴主积聚、藏精、亟动,阳主卫外、卫固、发挥的反复变化之中,产生了围绕其物质中心,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
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第二代混沌的星云状态在逐步地减少,无有极限的空虚在慢慢地增多,无见的物质、有见的物质在恒道、天道、宇宙大道运行不息的作用下混合,首先产生了一颗恒星——现在在天上的太阳。
现在在天上的太阳,自从产生后,就是太阳系的物质中心,太阳周围的星云、尘埃在恒道、天道、宇宙大道运行不息的作用下,围绕着太阳,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逐渐地混合,生成了地球等类地行星、卫星及小行星构成的小行星带,它们都是宇宙的第三代有见的形体。
(译文·中节)
“宇宙大道”使宇宙间所有的物质,皆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道化着宇宙。“宇宙大道”简称“道”,其实质包罗诸天地,无所不容,谓之“大”,故曰道大。
天上的太阳等有道的恒星、行星、卫星等,遵循“宇宙大道”,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道化着各自的宇域,其实质无所不盖,谓之“大”,故曰天大。
地球这颗有道的行星,遵循“宇宙大道”,携载着她的卫星及万物,围绕着太阳,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道化着万物生存的宇域环境,产生着万民,畜养着万物,其实质无所不载,谓之“大”,故曰地大。
宇宙的第三代有见的形体——地球上产生的人类,经过了“混沌”时代,“妄作”时代,“得道知常”时代,“事天”初始时代。人民生存、进化、发展到“大同”时代,无不奉行大道、大同,其实质非常伟大,故曰人亦大。
宇域中有“道”、“天”、“地”、“人”四种最远大的状态,而其中能参通道、天、地、人者,谓之“王”。有巢氏、燧人氏、女娲氏——三氏,伏羲、神农、黄帝——三皇等诸王,为人、处世、做事,咸奉行“得道知常时代”至“大同时代”的道德,他们一生都保持着做人的尊严。
(题解·下节)
黄帝之王①,是最能参通道、天、地、人的圣王。他确立的以“为天下式”建立大同社会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河上公的标题为“象元”,即本章象征天地、万物,由此开元。
脚注:
①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引《管子·揆度》。
(译文·下节)
轩辕黄帝等道家圣人,最讲究法则。他们教导进入道家的万民,世世代代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各种正当事业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行为大道,道化社会,人化自然,以“为天下式”建立天人合一大和谐的人类社会——大同,是效法地球遵循“宇宙大道”,携载她的卫星及万物,共同围绕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产生万民,畜养万物的法则。
地球携载其卫星及万物,共同围绕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产生万民,畜养万物的法则,是效法天上的太阳遵循“宇宙大道”,携载地球等有道的行星、卫星等,共同围绕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产生万民,畜养万物,道化宇域环境的法则。
天上的太阳携载地球等有道的行星、卫星,共同围绕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产生万民,畜养万物,道化宇域环境的法则,是效法“宇宙大道”,携载宇宙间的各个星系团、星系、恒星、行星及卫星等所有有道的星体,共同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运动、变化、发展,道化宇域的法则。
“宇宙大道”携载宇宙间所有有道的星体,共同围绕着各自的或共同的物质中心,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运动、变化、发展,道化宇域的法则,是效法“自然之道”——“恒道”、“天道”诞生宇宙、天地、万物,道化宇宙、天地、万物的法则。
这是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皆各复归所始而更生的法则,简称“复”或“反”。在“复”或“反”中,轩辕黄帝之世进入道家的万民,世世代代以“为天下式”,支配其行为,在反复进返的进返道路和反复更新的生化道路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产生着正当的利益,持续地成就着天人合一大和谐的人类社会——大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11:45 , Processed in 0.1915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