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01|回复: 1

初学《道德经》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2 13: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岁渐长,杂念丛生,叹红尘纷乱,清净难寻。
偶然间看到一篇考据《道德经》的文章,突然萌发了重读经典的心思。说是重读,实为初学,之前不过是在中学校园里追求个琅琅上口,对于典籍内容,也只存在个“道可道,名可名”的印象。
这次既然是要学,自然也花费了一番功夫做准备工作。这里简单就准备工作中涉及的版本选择、阅读顺序和老子其人的了解,做个简单的分享。
首先是版本选择。
现在有一个比较不好的风气,就是为了博眼球,大家都喜欢用震惊体来夸张的表述很平常的东西,有时甚至因此而罔顾事实。
在选择《道德经》版本的过程中,见识来太多的融媒体太多胡说八道,真的,心累。
目前可以被公众搜寻到的最早版本,是楚简版,而且是三份。
这三份楚简是同时、同地发掘出来的,只是根据考据,这三份楚简形成时间并不相同,而且应当也不是同一人抄录,所以称为三份。其实在内容上,三份楚简是相互补充的,重复内容很少。我的理解是,这三份楚简是楚地贵族历时多年搜集整理的一套书,这套书就是我们今天的《道德经》,至于当时叫什么名字,不知道,甚至可能就没有名字。
楚简版相对于被融媒体吹上天的帛书版,是相对简短的。这不仅体现在遣词用句上,整体章节也是少了很多。据推断,楚简版本身就是相当于提炼摘抄版。
在楚简版之后,就是帛书版,分甲本和乙本。
因甲本未避讳刘邦的邦字,推断形成在刘邦称帝之前,而乙本讳“邦”字而没有讳“恒”字,应当形成在汉文帝称帝之前。至于河上公版,更多认为是民间流传版,而且后市托名伪做的可能不小。相比于此,汉简版作为汉代官订版本,其学术专业度和可信度反而更高。
在汉武帝之后的年代里,因为儒学地位被不合理的抬高,虽然校订版本更多,甚至目前所谓的传世版本也是基于此形成的。虽然我认为融媒体鼓吹的什么文化断层、阴谋诡计的说法完全都是无稽之谈,但是,因为避讳制度的存在,以及在独尊儒术之后,包括道家在内的各家学说普遍的丧失了独立的学术地位,包括《道德经》在内的各家典籍在历次编订过程中,难免的会受到来自其他学术的曲解。
所以,我个人阅读学习的版本选择的是汉帛书甲本,参照楚简、汉简和帛书乙本的内容。当然,河上公版也是非常重要的参照。作为根本不具备考据能力的初学者,在选择版本时受自身好恶和学识精力的影响颇大,书店里其实有许多学问大家真正的考据结果,例如《古本道德经》等,想要学习,远离营销号,亲近真知识。
版本选定之后就是阅读顺序。
最初的《道德经》上卷是目前称为《德经》的部分,下卷才是《道经》。
我个人是选择按照最初的顺序阅读。诚然,道字卷的内容更精华近道,但是没有了德字卷的循序渐进,学习就很容易沦落到空口谈玄、坐而论道的空泛之境地。
以我个人的浅薄见识来说,《道德经》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性的典籍。其中对天地宇宙至理的追寻探索,有方法、有路径,务实且宏大。
最后,结合我个人对老子其人的认知,分享一下个人的学习态度。
老子传说无数,纯学术可以粗略归类为三个形象:一个是孔子问礼的老聃,一个是西出函谷关传说中的西周太史儋,一个是楚地道学大家老莱子。无论是这三位先哲,还是有记载的其他老子形象,都是给我们留下了无尽智慧遗珠的前人。我们作为后辈,有义务为往圣继绝学,但也没必要搞盲目崇拜,欺师灭祖是道德禁区,强爷胜祖更是华夏子孙给祖先争光的正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5-3-28 10: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秀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6:04 , Processed in 0.5433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