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2 15: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楼主的白话《道德经》,“古诗文网”《道德经》翻译,以及微信读书三个不同作者的翻译,加上我本人对《道德经》的认识理解,想在这里拿出来分享给大家,以求共同探讨学习经典。
在知乎看到有许多朋友可以全文翻译《道德经》,我表示由衷佩服。因为总觉着自己实力远远不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用现代文来更好的描述古文所表达的语境和意境。所以只好站在众位师友翻译的基础上,对《道德经》的理解加点类似注释的理解。
目前,正在整理《道德经》的理解,初步完成了后四十四章的《德》经,但思考和理解还比较杂乱,需要再次梳理,拟在本公众号“织文鸟章”陆续发表。今天看到楼主的白话道德经,正好借楼主的翻译,加深对《道》经前三十七章的复习与认识。
下文中,标“略”的地方,直接过即可,楼主的翻译很好啦!下边进行我的分享:
1略
2略
3微改:“使民不争”,使百姓不争贤名;“弱其志”,弱化其志欲;翻译宜微微改动。
4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5微改:☆“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屈,亏的意思,可作“竭尽”理解;☆“多言数穷”,用之于个人,也是至理,按字面意思理解,不用硬翻,至于译作政令繁多,有点偏;☆“不如守中”,不盈满,如“虚而不屈”的状态,翻译有些过于引申。
6略
7略
8改:“与善仁”,与,康熙字典里有施予之意,如:与人者,不问其所欲;善,善于,擅长;仁,仁爱,通达。翻译为交接善良之人,则有点不妥。
9揣(zhui,一声)而锐之,揣,捶击之意,字典里按这样举例;
10缺: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没翻译。
12大改:☆“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之货,为稀有之物;妨,障碍、伤害之意,行妨,行为损害他人利益;翻译为金玉宝物使人德行败坏,不太妥;☆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大改),腹,内在的东西;目,外在的东西;去彼取此,去伪存真,去表象,取实质。
13大改:全章大改:☆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关于宠辱若惊与大患若身,老子都在本章给了解释,如“何谓.....”;贵,是“以...为贵”之意,二者相较,以大患若身为贵。为何呢,宠为下,宠是向下的,如皇帝对臣子恩宠,得到与失去都会感到惊慌。这里需要参照十二章最后一句,“圣人为腹不为目”: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目”,即外在化的东西。为何以大患若身为贵呢?身不在就没有患,“患”有病痛之意,也有“得失”之意。所以最后才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意为:像重视自身一样重视天下的人,可把天下重任托付给他。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下的人,可将天下重任交付给他。楼主在这里的翻译,可能容易引发误解。
14略
15微改:犹兮若畏四邻,四邻不限于邻国
16微改:知常曰明,明,是明了通达,非聪明之意
17微改:“悠兮其贵言”,以言为贵,连话都不多说;
18略
19略
20微改:其未兆,未翻译,没有任何表露和迹象。
22微改:不自见故明,自见即是我见,无表扬之意;不自矜故长,自矜,自大之意,非自我矜持。
23微改:希言自然,即自然希言之意。自然不言,无需引申。
24微改:自矜者不长,同上,自大之意(本章同);余食赘行,意为剩餐与废行,表面而无意义。
25微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改即改变,无停息之意。
26微改: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形容君子庄重,高雅,而不拘泥,无需硬翻。
27大改:“善数不用筹策”,善于计算而不借助工具;“是谓袭明”,袭,即沿袭,继承之意,明,明了通达,非内藏的聪明智慧;“善人者......不善人者”,无善恶之意,包括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等诸多内容,可作擅长解;虽智大迷,即使有智之意,非自以为聪明。
28大改:“朴散则为器”,“朴”散于世间,即可为大治之器;“故大制不割”,制,命令法则之意,割,灾害之意,大意“最上之法无以降灾”
很无奈,前37章都标注完了,字数超限,只能到这里了[害羞]
若朋友们感兴趣,后续会把剩余章节及《德》经理解更新上去,只为共同学习《道德经》,希望接受更多理解,探讨求证,若能有幸遇上名师指点,本人不胜感激,不胜喜悦!
三小时手机码字,倒是其次,上述内容,我是认真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