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92|回复: 1

《三国遗事》校勘连载94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 18: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义解第五·关东枫岳钵渊薮石(碑)记

【此记,乃“寺主”(方丈、主持)『莹岑(和尚)』所撰,(1199年,『南宋宁宗|赵扩』“庆元五年”、『西夏桓宗|李纯祐』“天庆六年”、『金章宗|完颜璟』)“承安四年”,己未(年)立石】

『枫岳』=『金刚山』。
『金刚山』冬季称『皆骨山』,夏季称『蓬莱山』,秋季称『枫岳』,春季称『金刚山』。
『钵渊蔽』=朝鲜→江原道→金刚山→弥勒峰→钵渊寺

『真表律师』(“律师”=研究“律部”佛经的高僧)(韩国西南→全罗北道首府→全州市)『全州→碧骨郡→都那山村→大井里』人也。(据《三国史记·卷36·杂志第五·地理三·新罗》:『百济→碧骨县』,『新罗第35任王|景德王|金宪英』时,改名『金堤郡』。『百济→碧骨县』下辖『百济→豆乃山县』,=『都那山县』,『新罗第35代王|景德王|金宪英』时,改名『万顷县』)

(真表法师)年至十二,志求出家,父许之。

『师』(真表法师)往『金山薮(sǒu,多草的湖泽,此指寺庙)→顺济法师』(《三国遗事·义解第五·真表传简》作『崇济法师』)处“零染”(剃发为僧)

『济』(顺济法师|崇济法师)(真表法师)“沙弥戒法”(=“十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离高广大床、离花鬘、离歌舞、离金宝物、离非时食),传教《供养次第秘法》一卷、《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地藏菩萨业报经》=《大义实义经》=《渐刹经》=《大乘忏》,“地藏三经”之一,『隋|印度僧|菩提灯』译为汉文,分上、下2卷),曰:「汝持此戒法,于『弥勒(菩萨)、地藏(菩萨)』两圣前,恳求忏悔,亲受戒法,流传于世。」

据『慈怡』主编、『星云』监修《佛光大辞典·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条:唐代出现的《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撰者署名『不可思议』,生平不详。依书末所载,其为『新罗→零妙寺』僧,是『密宗』祖师『善无畏』(637→735年)的弟子。
『善无畏』(637→735年)是“开元三大士”之一,曾译《大毗卢遮那经》(即《大日经》)。《大毗卢遮那经·卷7》讲“供养、念诵”的方法,其徒弟『不可思议』遂撰《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加以解释。
『新罗』僧『真表法师』疑即《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的作者——『新罗→零妙寺』僧『不可思议』。
疑点有四:
1、『真表』与『不可思议』都是『新罗』人。
2、『真表』与『不可思议』都曾经历『唐玄宗|李隆基』“开元”时期(713→741年)。
3、『真表』修炼《供养次第秘法》。『不可思议』撰《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讲述供养念诵法门
4、『真表』在『边山→不思议房』修炼,与《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作者署名『不可思议』相近。

『师』(真表法师)奉教,辞退(辞别师傅,离开『金山寺』),遍历名山,年已二十七岁。

(真表法师)(760年,唐肃宗|李亨)“上元元年”,庚子(年),蒸二十斗米,乃干为粮,诣『保安县』(据《三国史记·卷36·杂志第五·地理三·新罗》:『新罗→古阜郡』,本『百济→古眇夫里郡』,下辖『百济→欣良买县』,『新罗第35任王|景德王|金宪英』时,改名『喜安县』,『王氏高丽』改称『保安县』),入『边山→不思议房』。(《三国遗事·义解第五·真表传简》作『仙溪山→不思议庵』)

(真表法师)以五合米(5合=0.5升,10合=1升,10升=1斗)为一日费,除一合米,养鼠。(每天只吃0.5升米,其中扣除0.1升米,喂老鼠)

『师』(真表法师)勤求戒法于『弥勒(菩萨)』像前。
三年,而未得(弥勒菩萨)授记。

(真表法师)发愤,舍身岩下(跳悬崖)
忽有“青衣童”,手捧(真表法师)而置石上。

『师』(真表法师)更发志愿,约三七日(21天),日夜勤修,扣石忏悔。
至三日,(真表法师)手臂折落。
至七日夜,『地藏菩萨』手摇金锡(禅杖的金铃),来为(真表法师)加持。(『真表法师』折断、脱落的)手臂如旧。
(地藏)菩萨』遂与(真表法师)袈裟及钵。

『师』(真表法师)感其灵应,倍加精进,满三七日,即得天眼,见“兜率”(『欲界』天神居住的“六天”之一,“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所居『欲界』“净土”。)“天众来仪”(天神前来)之相。
于是,『地藏(菩萨)、慈氏(弥勒菩萨)』现前。

『慈氏』(弥勒菩萨)摩『师』(真表法师)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不惜身命。」
(真表法师)恳求忏悔。
『地藏(菩萨)』授与“戒本”(佛教戒律汇编本)
『慈氏』(弥勒菩萨)复与(真表法师)二栍(木牌,此指“木签桶”):一题曰“九”者,一题“八”者。

(弥勒菩萨)告『师』(真表法师)曰:
「此二“简子”(木签简)者,是吾“手指骨”,此喻“始(觉)、本(觉)”二觉(“阿赖耶识|阿梨耶识”ālaya-vijñāna中的2种觉悟。“始觉”=通过修行,逐渐觉知本心。“本觉”=离开妄念,得如来平等法身。梵语“阿赖耶”=“能藏、集藏”,“阿赖耶识|阿梨耶识”=“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又,九者,法尔(讲“戒法”)
八者,新熏成“佛种子”。
以此,当知果报。
汝舍此身,受(来世)“大国王”身,(死)后,生于“兜率(天)”。」
如是,语已,(地藏菩萨、弥勒菩萨)“两圣”即隐。

时,(762年,『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壬寅(年),四月二十七日也。

『师』(真表法师)受教法已,欲创(韩国西南→全罗北道→金堤市西北→金山面→母岳山)『金山寺』,下山而来,至『大渊津』。
忽有『龙王』,出献“玉袈裟”,将八万眷属,侍(真表法师)往『金山薮(寺)』。
四方(百姓)“子来”,不日成之(建成『金山寺』)(“子来”=像儿子一样,踊跃前来,帮忙修建。《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建,没花几天建成。不要着急开始规划,百姓会像儿子一样,踊跃前来)
(此事)复感(动)『慈氏』(弥勒菩萨),从“兜率”驾云而下,与『师』(真表法师)受戒法。

『师』(真表法师)劝“檀缘”(=“檀越”,施主),铸成『弥勒(菩萨)』“丈六像”(高一丈六尺的“等身佛像”)
复画(弥勒菩萨)下降、受戒威仪之相,于“金堂”(大雄宝殿)南壁。
(缺1字,像?)(764年,『唐代宗|李豫』“广德二年”)甲辰(年)六月九日铸成,(766年)丙午(年)五月一日,安置『金堂』(大雄宝殿)
是岁,(766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元年”也。

『师』(真表法师)(韩国西南→全罗北道→金堤市西北→金山面→母岳山)『金山(寺)』,向『俗离山』(“韩国八景”之一,在『太白山脉』西南延伸的『小白山脉』中部,是『韩国中部→忠清北道→报恩郡、槐山郡』、『庆尚北道→尚州郡』的界山,海拔1057米)
路逢驾牛乘车者。
其牛等,向『师』(真表法师)前,跪膝而泣。
乘车人下问:「何故此牛等,见和尚泣耶?和尚从何而来?」

『师』(真表法师)曰:
「我是『金山薮(寺)→真表』僧,予曾入『边山→不思议房』,于『弥勒(菩萨)、地藏(菩萨)』“两圣”前,亲受戒法、真栍(木牌,此指“弥勒佛指骨签桶”),欲觅创寺镇、长修道之处,故来尔。
此牛等,外愚内明,知我受戒法,为重法故(因为尊重佛法的缘故),跪膝而泣。」

其人闻已,乃曰:「畜生尚有如是信心,况我为人,岂无心乎?」即以手执镰,自断头发。
『师』(真表法师)以悲心,更为祝发受戒。

(真表法师)行至『俗离山』(“韩国八景”之一,在『太白山脉』西南延伸的『小白山脉』中部,是『韩国中部→忠清北道→报恩郡、槐山郡』、『庆尚北道→尚州郡』的界山,海拔1057米)洞里,见“吉祥草”所生处而(标)识之,还向『溟州』(『新罗』九州之一,『韩国东北→江原道沿海+庆尚北道北部』狭长沿海地带)海边,徐行次(正在慢步走)

有鱼、鳖、鼋、鼍等类,出海,向『师』(真表法师)前,缀身如陆(鱼、鳖一只连着一只,就如一片陆地)

『师』(真表法师)(鱼、鳖汇成的陆桥)而入海,唱念戒法,还出。

(真表法师)行至『高城郡』,入『皆骨山』(=“朝鲜第一山”『金刚山|枫岳|蓬莱』,『朝鲜半岛』东部『太白山脉』北段,『朝鲜、韩国』交界处,『朝鲜东海岸→江原道→元山市|港』东南、『韩国→江原道』东北。主峰海拔1638米,是『太白山』最高峰),始创(朝鲜→江原道→金刚山→弥勒峰)『钵渊薮(寺)』,开“占察法会”(按《占察善恶业报经》举办的佛教法会)

(真表法师)住七年。
时,『溟州』界(『新罗』九州之一,『韩国东北→江原道沿海+庆尚北道北部』狭长沿海地带),年谷不登,人民饥馑。
『师』(真表法师)为说戒法,人人奉持,致敬(佛、法、僧)“三宝”。
俄,于『高城(郡)』海边,有无数鱼类,自死而出。
人民卖此为食,得免死。

『师』(真表法师)(朝鲜→江原道→金刚山→弥勒峰)『钵渊(寺)』,复到『(边山→)不思议房』。
然后,往诣家邑,谒父。
(有时)到『真门』“大德”(高僧)房居住。

时,『俗离山』(“韩国八景”之一,在『太白山脉』西南延伸的『小白山脉』中部,是『韩国中部→忠清北道→报恩郡、槐山郡』、『庆尚北道→尚州郡』的界山,海拔1057米)“大德”(高僧)『永深(和尚)』与“大德”『融宗(和尚)、佛陀(和尚)』等,同诣“律师”所(『真表法师』的住所,“律师”=研究“律部”佛经的高僧),伸请曰:「我等,不远千里,来求戒法,愿授法门。」
『师』(真表法师)默然不答。
三人者,乘桃树上,倒堕于地,勇猛忏悔。

『师』(真表法师)乃传教、灌顶,遂与袈裟及钵、《供养次第秘法》一卷、《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一百八十九栍(木牌),复与『弥勒(菩萨)』“真栍”(木牌,此指“弥勒佛指骨签桶”,写着)“九”者、“八”者,诫曰:
「九者,法尔(讲“戒法”)
八者,新熏成“佛种子”。

我已付嘱汝等,持此,还归『俗离山』(『韩国中部→忠清北道→报恩郡、槐山郡』、『庆尚北道→尚州郡』的界山)
山有“吉祥草”生处,于此,创立精舍。
依此教法,广度人天,流布后世!」

『永深(和尚)』等奉教,直往『俗离(山)(“韩国八景”之一,在『太白山脉』西南延伸的『小白山脉』中部,是『韩国中部→忠清北道→报恩郡、槐山郡』、『庆尚北道→尚州郡』的界山,海拔1057米),寻“吉祥草”生处,创寺,名曰『吉祥(寺)』。
『永深(和尚)』于此,始设“占察法会”(按《占察善恶业报经》举办的佛教法会)

“律师”(真表法师,“律师”=研究“律部”佛经的高僧)与父,复到(朝鲜→江原道→金刚山→弥勒峰)『钵渊(寺)』,同修道业,而终孝之。

『师』(真表法师)迁化时(将要去世时),登于(朝鲜→江原道→金刚山→弥勒峰)(钵渊)寺』东(的)大岩上,示灭。
弟子等,不动(真表法师)真体而供养,至于骸骨散落。
于是,以土覆藏,乃为“幽宫”(坟墓)
有青松即出,岁月久远而枯。
复生一树,后更生一树,其根一也。
至今,双树存焉。

凡有致敬者,松下觅骨,或得,或不得。

(莹岑和尚)(真表法师)圣骨堙灭,(777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二年”)丁巳(年)九月,特诣松下,拾骨,盛筒,有三合(10合=1升,10升=1斗)许。

(莹岑和尚)于大岩上、双树下,立石(塔)、安骨焉。云云(如此等等,表示下文省略,不再摘录『莹岑和尚』《真表传》)

此录所载『真表(法师)』事迹,与《钵渊(寺)石记》』互有不同。
故删取『莹岑(和尚)』所记而载之。
后贤宜考之。

『无极』(《三国遗事》作者『王氏高丽』僧『一然』,号“无极”)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4:42 , Processed in 0.46074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