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28|回复: 1

老子《道德经》第04章 和光同尘

[复制链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2 2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渊兮,似万物之宗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③。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④。
【注释】
①冲:虚而不满的意思。盈:满的意思,引申为尽。
②兮:语气词,可译为“啊”。
③湛:没有、虚无的意思。
④帝之先:天地的祖先,形容其出现之早。本篇解读《道德经》第四章,这一章的内容很简短,共4句话30个字,但是这一章的内容却论述了我们中华文化最核心的智慧,叫做“和为贵”。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一章诠释的内容非常难以理解,需要配合其它章节的内容一起,才能理解通透,先来重温一下老子所说的大道,因为“道冲”这个“道”字指的就是大道,其实在第一章时已经解读过一次,在这里再次巩固一下对大道的理解。第二十五章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名曰大,意思是讲,在没有天地之前宇宙空间里生成了很多物质,这些物质处于混沌状态,整个宇宙处于空虚、寂静的状态,清静到极点,毫无一点声色,但是宇宙间的这些物质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独立而不改,按照规律一直运行,永远不会消失,这些物质及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规律,就是生出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们不知道天地万物的母亲叫什么名字,她离我们太遥远,她太大太大,我们只能勉强给她安上一个字叫“道”,勉强给她安上一个名叫“大”。这就是老子给我们描述的大道,那么从这一段内容里我们可以知道,大道生天地万物是由两样东西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一个是有物混成的那些物质,这些物质慢慢进化生成了天地万物的身体。还有一个是什么呢?是生万物的规律,就是文章里所说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而且这个规律在有物混成之前就已经存在,有物混成就是顺着这个规律形成了那些物质,然后这些物质也是顺着这个规律慢慢生成天地万物的身体,并且这个规律一直陪伴着天地万物的身体。天地万物运行及生长繁衍的规律也是从这个规律分化而来。在这里我们来假设一个问题,这个规律分体化到天地万物身上,如果只分不和会是什么结果?比如分给了“天”的运行规律,也分给了“地”的运行规律,如果天和地是两个独立的规律,天和地没关系,谁也不用依靠谁,独自运行,然后再分给万物独立的规律,都是独自运行,没有相互制约,相生相合等等关系,那么分到最后的结果是万物充塞整个宇宙空间而灭亡。
因此大道的规律之所以能运行到现在,并且能够永恒的运行,就是除了分还让万物相和。比如生出天地,要天地相和才能再生万物,生出万物,给了万物自身的规律,也要万物存在相和的规律,这样才能够成一个大自然生态系统,这样才能永恒发展。什么叫做“和”呢?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大道分给了各种植物各自的规律,也分给了各种动物各自的规律,但是同时大道的规律里面其中有一条,动物必须吸收氧气才能生存,植物必须吸收二氧化碳才能生存,这就是动植物之间的其中一种“和”的规律。如果植物不用吸收二氧化碳就能生存,那么二氧化碳没地方消耗,就会成为一种危害。同样如果动物不用吸收氧气就能生存,那氧气也会成为一种危害,所以“和”是可以化解危机的一种高智慧,“和”即能化解各方的危机,同时对自己还有益,所以中国人非常贵重“和”,叫“和为贵”。动植物之间还有很多“和”,“和”的概念非常之多非常复杂,有这些“和”的规律存在,万物才能有序健康的发展。
下面来解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里的“道”字指的是大道的规律,这个解读是有论证和论据的,把整章解读完后就能得到认证。后面的“冲”字是个动词,可以把它理解为冲和,在第四十二章里老子讲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的详细含意后面再解读,现在只要知道万物是利用气进行冲和。那么“道冲”指的就是大道的规律冲和天地万物,而且这个和是在动态下完成的和,从整个宇宙观观察一下天地万物,有没有一直静止不动的物体或者物质?绝对没有,哪怕是一块石头也是在动,因为地球在不停的转动,除了这种物理性的动,还有时间上的动,时间在一分一秒往前走。比如天地相和,天上的太阳照射到大地上,大地上的动植物才能生长,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都同时在动,并且在时间上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这些都是大道的规律,都是在动态下进行,所以体现出“冲”的含义,大道的规律是用冲的形式冲和天地万物,这种冲和的规律让万物用之,永远不会盈满,可以一直冲和。什么叫不会盈满呢?比如天上的太阳每天照射到地球上,让动植物生长,那动植物是不是就可以无限量的生长盈满整个地球成为灾难呢?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动植物之间还要相和,动物需要吃植物才能生存,动物之间也有食物链等级,有一个食物生态链保证物种生长平衡。并且还有时间上的生老病死规律,这些都是大道冲和天地物的规律,所以让万物用之或不盈。但是老子为什么用“或”不盈呢?因为正常的大自然是可以自行生态平衡发展的,但不排除有人为破坏环境而导致生态失衡,造成有的物种数量过多而泛滥成灾,有的物种走向灭亡而导致生态失衡。所以早在春秋时期的老子在《道德经》里就提出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老子在后面的章节有专门讲到这个内容。但是大自然自然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道是通过这种冲和的规律让宇宙大自然永恒发展的。“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意思是讲这种规律的源头呀,在有物混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离现在非常遥远,所以我们很难知道她是万物的宗源。这种规律非常精湛,非常缜密,精湛及缜密到每一种物种的细胞及基因规律的进化都是大道设定的,但是我们又很难了解她的存在,平时难以感觉到她的存在。“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们不知道这种规律是出自哪里,只知道她在有物混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这句话里面的“象”指的就是万物的身体,身体的体形就是象,象帝指的就是生天地之前的有物混成,那些有物混成的物质慢慢进化成了天地万物的身体,所以象帝指的就是有物混成的那些物质。最后来讨论一个问题,万物生长进化时是先有万物的身体,还是先有万物生长进化的规律?相信大家都会认为是先有万物生长进化的规律,因为有父母生育儿女的这种规律在先,才会有后一代的身体。因此老子讲“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大道冲和天地万物的规律在有物混成之前就已经存在。那么解读完最后一句就能和前面的“道冲”是指大道的规律相互印证了。这一章主要是讲述大道的规律,是以冲和的方式让万物相“和”共存,老子在本章把这种道冲的规律拿出来讲,也就是让我们人类学习大道的冲和,能够对万事万物进行相和是一种最好最智慧的处理方式,常常可以扭转危机,化解矛盾冲突,而且常常可以把有危害的事物转化成有益于双方的事物。因此中国人特别贵重“和”,但是“和”是一门非常大、非常复杂的学问,要做到合理的“和”需要对万事万物有足够的认可,要掌握各种学问才能做到合理的“和”,因此老子接下来第五章就论述如何把握天下的各种学问。【译文】

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发生作用时却永无止境。它如深渊一样广大,像是世间万物的宗主。它不显露锋芒,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它的光耀,混同它于尘世。它看起来幽隐虚无却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顶起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7:19 , Processed in 0.1432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