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91|回复: 1

佛道一如《道德经》。 全文译文及根本解析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2-4 19: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译者:山顶洞人
-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 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 之,故有道者不处。  
解析:  
译文是好懂的:踮起脚跟想要站得 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 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 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 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 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 看,以上这些急躁的、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 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 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 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都是短 暂而不能持久的。如果自我炫耀,急躁 冒进,反而达不到目的。
我们为什么总是自见、自是、自伐 、自矜?因为我们有欲望!这不是简单 的指性欲,而是对万事万物的贪求。因 为有贪求,所以我们就是凡夫俗子,就 是六道里轮回不休的众生。学佛人都知 道有六道,于是求解脱,但抱着贪心去 求解脱,除了增添更多的业力,恐怕没 有太多别的作用。  
有些邪师还鼓励弟子们要善贪,就 是要以善的名义去抓取,还说这是出离 苦海的基石。他们让人们在时间、金钱 和注意力上不断地加大投入,结果投入 越多就越希望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就像赌博一样,越是亏空就越想还本。于 是,邪师们就利用各种仪式,各种说教 ,将越来越多的渴望庇佑的人拢在旗下 ,使得自己的名望越来越大。结果通过 大家的贪求,实现了他们的财富自在。
接下来的问题肯定是:“那该怎么 办?”别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真的 是一切皆苦吗?我在现实生活中受过很 多苦,但回过头去看,觉得这些苦才构 成了我精彩的人生。
推而广之,三恶 道真的那么可怕吗?站在“不死”的历 史长河来看,只不过就像演员演戏一样 ,演绎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而演员本身 是不会因为角色的苦乐而苦乐的,除非 入戏太深。所以,“苦”只是方便说, 是为了引导众生去觉悟。
听说天人的寿 命极长,而且只有乐,没有苦,我也曾 经向往这样的生活。然而,后来一想, 整天啥事没有,只是乐,而且想结束这 种乐都不可能,那该是多么的可怕啊!
再反过来看,“苦”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因为有苦,我们才会觉悟;因为有苦,我们才有七彩 的人生。苦就是乐,这是绝对的真理。
可笑的是,我们这些人总想出离这个五 浊恶世,去另一个极乐世界。六祖说: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 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 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殊不知,追求 出离的心当下就在五浊恶世,而放下就 是极乐世界。
这里有个问题,极乐世界到底有没 有呢?从相上说,肯定有!它是阿弥陀 佛用自己的功德化生的。所有的星球都 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的,而极乐世界则 是以虚态的形式存在的。问题是,极乐 世界可真不是那么容易去的,要么与阿 弥陀佛有很深的缘分,要么心里真的纯 净到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念了,这看 似简单,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因为业力自然拉扯着我们妄想纷飞,不能自已,尤其是临命终的时候,各种债主、 鬼使都来了,只能随业流转。
由此看来 ,想以妄想心、贪求心,凭着一句“阿 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还是少点妄想,踏踏实 实地修行为好!所谓出离,是出离自己 的贪嗔痴慢疑,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 苦可以出离的。因此,当听到出离、解 脱之类的词时,我就无语,就好比自己 造个监狱将自己关在里面,然后再千方 百计的越狱,这才是无法出离的、真正 的苦啊!
我这么说,可能有人又会想:“既 然有求皆苦,如果把有求的欲望灭了不 就行了?”我说没这么简单。第一,恐 怕没有人能够做得到;第二,“想灭掉 欲望”本身就是欲望,如何才能把这 个欲望也灭了?佛说:“贪嗔痴即戒定 慧”,话是再明白不过,但谁真要去“ 贪嗔痴”,除了造业,恐怕成不了戒定 慧。
所以,学佛修道得动真格的。首先要明理,这明理可不是容易的事,我们现在学习《道德经》,就是为了明理 ,但如果又被某些人带到沟里,冤不冤 啊!当然,这也是因缘,没办法的事。
所以,我解完这个《道德经》后,很可 能会隐居起来,免得被唾沫淹死或者 被砖头砸死。我可怕死,因为我还有欲 望。  
老子把我们的妄想、欲望比作“余 食赘行”,但如果能顿悟:“妄想即真 如”,那当下不就是佛吗!所以,我们 要是真把《道德经》领悟了,很多疑问 也就自然消除了。
《道德经》是法界的 真理。老子借现象界的一切事物说“道 ”,其实说的都是高深的无为法,我们 千万不要居高临下去对老子评头论足, 这造业可大了。当然,如果一时顿悟不 了也没关系,慢慢来,谁都有个过程。
  修行其实非常简单,第一,要知道 成佛或成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先得悟道 。
第二,打算怎么走?是坐飞机呢,还是火车呢,还是步行?这些方式都可以到达, 只是时间快慢而已。第三就是行动。当 然,像“企者”“跨者”那样行动是不 行的,那是背道而驰。
《道德经》为什 么是顿悟法,是实修经典,因为他不仅 把“道”从不同的角度说了个透,还教 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该怎么做,不该怎 么做,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搞懂, 甚至被人误导了,可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昨天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边撸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4:47 , Processed in 0.0951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