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新手上路
旦起,叩齿,著衣咒曰:
凡欲栉发先叩齿三通咒曰:
毕,闭目,存想发神苍华,字太元,如婴兒之形,在己发上。 然后解栉之,当令三五百遍为佳,然经中唯须一千五百遍。 毕,成髻。两手握固於膝上,闭目,微咒曰:
凡梳头,先洗手、面,然后梳之,皆不得使人见,增寿八百二十。 又凡梳头发及爪皆埋之,勿投水火,正尔抛掷。 一则敬父母之遗体;二则有鸟曰付? 鹠,夜入人家取其爪、发,则伤魂。若能勤行,增算六百二十。 讫,即入靖或殿堂朝礼,便於寝卧之处焚香左右,叩齿二十四通,存思如图。 下床蹑履之际,三称大吉,得所愿微言,言不可使人闻却。 当存斗星在头上,斗合於顶,指於前,闲和其心,使虚静恬然。心动,必思立功济物也。 将卧之际,焚香东面,长跪,叩齿三十六通。诵卫灵神咒曰:
此咒摄五方、五星真气,入人五脏中。每经恐畏之处,及欲卧时,面向东,正立拱手,叩齿三十六通,诵之一遍。欲卧时,又存斗星,依前横在头。
凡道士浴身及洗手、面时,先临水叩齿三通。咒曰:
毕,又叩齿三通,乃洗手、面,浴身。此名澡秽除凶七房咒法。 常能行之,目明血净,辟诸凶气。
道士闻耳鸣祝出《大有妙经·中卷》。凡闻耳鸣者,错手掩耳,祝曰:
以手指捻耳门一七过。 毕,当觉面热,即佳候也。 若觉头颈间索索寒者,恶气入也。 当急卧,临目,存玄丹宫太一真人,以流火之铃,焕而掷之,令恶气即出身外,光亦随之在后,炯炯然以照己身,良久,平复矣。
凡耳中忽闻滩水、雷电、鼓鸣声者,是身中劳损心藏极,不能味真注生,而淫放丧乱,使六府失摄,魂哀魄号,盖将结疾,致死亡之兆矣。是以泥丸流纵,九宫失常,悲忧错乱,鸣鼓乱行,将欲写其居馆,以弃一身也。 闻之者,当精念不怠,还专其心;若罪未深者,自听改也。 所以耳鸣者,神亡之故也。 耳中忽闻金声玉音者,真气入,道欲成也;忽闻弦歌之声者,六丁玉女,来卫子道也。 当隐静专修,所行勤至之,心愈弥强也。真人因是,遂有形见之渐也。 自非尔师,且勿言於他人也。 耳中闻箫角之音,吉贵象至也;闻号呼之声者,凶败之象也;闻恶气者,必有殗秽之事,急更沐浴烧香,扫除寝室,此是帝君戒劝於人也。若闻血气者,及无故见聚血者,兵凶也,急遁人间,急守三元,帝君求救,自藏斋三月,祸方止也。此皆是帝君先告人吉凶,以令惧畏,戒其祸耳。 夫见凶恶,当行阴德,营施惠救,为人所不能为,免乎必死之兆也。 子勖之勿犯,守常而已。 修道得真,天差玉女来护也,於人有记,记即道者,鼻头以玉为记也,其鼻上如黍米一颗,白如玉也。
凡道士临於盛馔,皆正心存一,目想一,先饮食,然后兆乃食,食之毕,心微咒曰:
道士斋,入室有不祥之物者,常行北帝咒,南向,叩齿三十六下。 咒曰:
凡上学之士,游行忽见死尸、秽物气干身者,兆当行二十四步止,北向,叩齿九通。 男尸,思玉童三人,女尸,思玉女七人,来请兆身玉谷之中,皇芝素水以灌死尸之上,斯须存死人尸化成生人,便阴咒曰:
以手拭目二七过,止。 如此,秽气即解,死人更受化,后为灵人。 兆遇二十四过,行炼咒毕,功满得加,名标上清,二十四年,克升素虚轮,飞行九玄也。
凡道士见死尸、血秽之物,当以硃砂一铢,散内水中,以洗目、漱口、洗手足。毕,入室正寝,交手心上,叩齿二十四通。 咒曰:
毕,闭目,逆气。 良久,觉热为候。竟,又叩齿二七通,咽液三七过。 此三元解秽内法。
凡修上清之道,兆身父母、伯叔、兄弟於世上死亡,兆身未得绝迹,故在人中身履死殗者,三日当取清水一盆,真硃一两投水中,兆於中庭,南向,临水上,叩齿九通。 咒曰:
男尸,思玉童三人;女尸,思玉女七人,盆盛水以灌死人,取水自洗手、面,仰天喷噀,又阴咒曰:
如此亡人更受化,生於九天之上,九年得升玉清之宫。 其法妙於大洞度七祖之法。 玉帝所秘,不传非真,有金名帝图,录字紫文者,得见此文。 勿轻施用,妄传於人,七祖父母,长闭鬼官,三途五苦,万劫不原。 四极明科,七百年有真者听传。
夫身者神之宅,神者身之器。若不安宅以全道,修身以养神,则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以成万类,宜常拘咒矣。故须存乎守一神器,研精道心,则众神备矣! 邪气去矣!
每日早起早起,每至鸡鸣时也。 平坐,东向王,或春夏东南、秋冬西北,任所宜。 先以两手摩拭面目;次将两手第二、第三指,於眼下横手摩三七遍;次将左手中,指从眉逆拓上至发际,三七遍,此名为手朝三元;次将两手二、指三指,各摩眼後靥中,三七遍,此名为真人荣莹府;又将左手第二、第三指,入鼻孔,中摩三七过,名为开山源;又将两手捋耳。毕,叩齿三十六通微祝曰:
有敢掩我耳目,太上当摧以流铃,万凶消灭,所愿必成,日月守门,心藏五星,真皇所咒,群向敬听。” 此名真人常居之道。 故《真诰》曰:子欲夜写书,先当修常居也。 修天真,旦、暮咽液三九过,以手举,急按天真天真,在眉内角者也、山源在鼻下人中入谷里也、华庭在两眉下,凹中是也。 各三九过。 按而咒曰:
先存思头上圆光如日,左硃凤,右玄武,紫霞之盖,光明身形,仙童玉女,执五色之节,从三界万神,前啸九凤,后鸣八鸾,白帝启道,太极参轩。 叩左齿三十六通,叩右齿二十四通,叩天鼓十二通。 微咒曰:
引气十二咽,止。
若夜恐怖,梦想魔鬼试人,干犯真气欲病者,急念此咒,心存至道,求请於帝。 乃向北,叩齿三十六通,闭气,密念前咒。 咒毕,又叩齿三十六通,咽液十过。於是百恶魔邪伏灭,七神缠绵,太一监摄,万灵卫真。 亦可日日诵,卧寝念之,以塞百邪也。
凡守一者,身神常安。 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嗽漏醴泉,满口,咽之。 讫,又如前,咽液无数,觉宁乃止。 止而未宁,重复为之,须臾之间,不宁之疴,即应廓散,自然除也。 当时有效,觉体中宽软,都平便以逍遥复常。 太极众真、太虚真人,南岳赤君、妙行真人,莫不修此,以成圣真矣。
金仙内法,感降灵舆,常以月五日,夜半子时,存日鸟从兆口入,住在心中,使光照一心,一心之内,与日同光,共相合会,赫赫炯炯,当觉心暖,霞晖映暧。良久有验。 乃密祝曰:
毕,咽液九过,叩齿九通,止。 到十五日、二十五日、二十九日,复作如前。 一月之中,四度如上,使人开明聪察,百关解通,万神洞彻,面有玉光,体有金泽。 行之十五年,太一遣宝车来迎,上登太霄,游宴紫极。 行之务欲数,不必一月四辰也。
使用道具 举报
0
5
9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5:45 , Processed in 0.4349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