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85|回复: 4

70张图看懂中国五千年建筑史(附梁思成手稿)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7 18: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商建筑
最新考古研究证实,夏朝的存在并非神话传说。夏朝发达的制陶技术,间接推动了房屋建材的大改革。在夏朝之前,不论是半穴居、干栏屋或合宫,其屋顶皆以茅草混合树叶、草茎土或黏土做成,其材料不能完全有效地阻隔风雨霜雪的侵袭,且室内空气质量也较差。
这些缺点在砖瓦建材发明后被完全改善,根据《古史考》记录“夏禹时,乌曹作‘砖’”可知,砖瓦在夏朝已使用在建筑上。与此同时,夏朝的建筑还有一个重大成就,就是建造城池与开凿沟洫。城池有御敌护城作用,沟洫有给水排水功能,实为城市之先驱。




夏代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烟台发现的夏代村落遗址








陕北清涧发现的商代建筑群
周代建筑(含春秋战国)
西周建筑已使用瓦,建筑中使用木结构和封闭式的,有中轴线的院落式布局的特点。种种迹象表明,在后世逐渐完善起来的中国古建筑的特征至少在西周时期已具雏形。
成书于春秋末的《考工记》,追述了周代营造制度。书中记载,营造都城的时候,要规划成方形,每个方向长九里,各开三座城门;城中纵横垂直交错九条达到,城内左边(东部)为太庙,右边(西部)为社稷坛,前面(南部)为皇城,后面(北部)为集市。这些记述对西汉以后各朝代的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考工技》中描述的周代王城规划




岐山西周甲组建筑基址复原鸟瞰图




齐长城遗址
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
秦汉建筑
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 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转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末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
这一时期的宫殿规模十分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包头的秦长城遗址




汉画像砖上的阙门形象








汉代的绿釉陶望楼
魏晋南北朝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建筑上也不及两汉期间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中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云冈石窟




江苏南京南朝萧景墓石柱
魏晋南北朝建筑细节有明显的“胡化”倾向。南朝萧景墓石柱,流露出古希腊柱式的风格。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崇福寺千佛石塔塔身,北魏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郑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处。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顶重修于唐。该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
隋唐建筑
隋代创建了大兴(长安)和东都(洛阳)两座有完整规划、规模宏伟的都城。隋建东都,吸收南朝建康的优点,把南朝先进的规划和建筑技术引入北方,促进了建筑的发展。
唐惩于隋亡教训,建国之初在宫室建设上较为谨慎,宫室沿用隋代之旧,新建离宫用草顶。唐代为控制建筑规模,订立了法规,称《营缮令》,其中规定哪一等级的官吏可以建什么规模的房屋,使用什么样的装饰,在居宅上表现出尊卑贵贱的关系。隋唐大规模建设也促进其建筑的标准化、模式化。




隋朝建造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位于山东济南的四门塔,隋朝
四门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石结构佛教塔,全以青石砌成,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层庭阁式石塔,也是现存最早的亭式塔。建于隋大业七年(611),距今已有1400年了。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唐代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




南禅寺局部
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千米的李家庄。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宋、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葺,1973年又进行了复原性整修,恢复了唐代殿宇建筑出檐深远的浑朴豪放面貌。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唐代




佛光寺近景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历史悠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 782)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唐代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俗称其为“五龙庙”。正殿坐北向南,为唐大和五年(831)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各种斗欹部的幽度极深。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




唐代天台庵




唐代天台庵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坛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庵院的规模并不大,由于它是目前仅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




唐代大明宫复原图
公元662年,唐高宗在长安东北方的高地上兴建新宫大明宫。这是唐代所建最大的宫殿,比现存的北京明清紫禁城大四十四倍。




武则天的明堂,就是“通天宫”,复原建筑




社科院杨鸿勋复原的明堂及应天门
明堂原为隋炀帝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易名。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三月,明堂被毁之后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后曰“通天宫”。




中唐壁画,可见绿斗,黑白雁齿板等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652),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
宋辽金的建筑
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块化,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硕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
宋朝建筑物的类型多样,其中杰出的建筑都是佛塔、石桥、木桥、园林、皇陵与宫殿。由于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宋朝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对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献更有组织,为后世朝代的建筑提供了可靠依据。




《清明上河图》里的城楼




《清明上河图》里的建筑




河北正定的隆兴寺
隆兴寺原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唐改称隆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69)赵匡胤扩建重修。




河北晋祠圣母殿
晋祠内主要建筑,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崇宁元年(1102)重修,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杭州六和塔




河北开元寺塔




辽代独乐寺内景观音像
元代建筑
元代建筑承金代建筑,因蒙元统治者建筑工程技术低落,故依赖汉人工匠营造。元代建筑特点是粗放不羁,在金代盛用移柱、减柱的基础上,更大胆地减省木构架结构。元代木构多用原木作梁,因此外观粗放。因为蒙古人好白的原故,元代建筑多用白色琉璃瓦,为一时代特色。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建筑发展也基本处于凋敝状态,大部分建筑简单粗糙。








北京白塔寺,元代建筑
由于元朝统治者崇信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就是一座由尼泊尔工匠设计建造的喇嘛塔。




元代戏台




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元代
永乐宫修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一百一十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
明清建筑
明代(1368—1644)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明初的建筑风格,与宋代、元代相近,古朴雄浑,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严谨,而晚明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清代建筑大体因袭明代传统,但也有发展和创新,建筑物更崇尚工巧华丽。
明清建筑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官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因而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




明长城原貌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5660公里。




南京明孝陵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值得一提的是,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




山西襄汾丁村的明代住宅
苏州东山明代建筑




安徽徽州马头墙




紫禁城角楼




从景山俯瞰故宫




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奉天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




乾清宫内景
乾清宫名字出自《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在古代皇帝是天子,清气上升谓之天,浊气下降谓之地,乾就是天,就是清的意思。




江山社稷亭
在乾清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




畅音阁
畅音阁通高20.71米,在宁寿宫区的中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戏楼。“畅音”即尽情赏乐音之意。




故宫俯瞰图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和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十七孔桥




天坛




承德避暑山庄金山亭




孔庙大成殿




孔庙杏坛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1645年(藏历木鸡年),开始重建工程。




拉萨大昭寺




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平遥古城的城隍庙
山西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北京四合院




乔家大院俯瞰




乔家大院内景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乔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




客家土楼
附:梁思成手绘中国古代建筑图手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7 18: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晋祠写成河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7 18: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看了这么久,还抄写了好多,大哥,你告诉我晋祠是河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7 18: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台庵不是唐代的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7 18: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答案不靠谱,天台庵是五代的,他没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18 04:37 , Processed in 0.12835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