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5
12
新手上路
使用道具 举报
1
3
本文总字数11000字左右,主要想谈论的是分子传媒的作品。 其他部分优先归类,分类之后用部分代表作进行展开阐释,我认为回答的关键是怎么分类。
从今年3月开始,“山海经”的百度指数波动大,周平均值在8千-4万。同期,国家电影局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7个月里有26部动画影片是传统民间故事,而山海经题材占了14部,占比百分之五十四。 不仅是动画电影,山海经题材的漫画作品也在增多。截至10月9日,TapTap带“山海经”标签的游戏数量,也有了1375款。上海炫动的《新愚公移山》,北京平塔科技的《降世神农》,是2018年度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画电影创作工程专项资金拟资助三个剧本的两部作品。炎帝,号神农氏、连山氏,是山海经里的古帝。《降世神农》是山海经题材的作品。 [1]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神怪、奇幻有一个共同点:总有一些元素出自山海经。比如,《西游记》《聊斋志异》《子不语》《搜神传》《太平广记》《酉阳杂俎》《镜花缘》;唐朝时的许多神怪,君子国、淑女国、西游记里面许多创意是出自山海经的。”
(1)用整本书的设定>用部分故事的设定 (2)用的元素越多>用的元素越精 (3)故事讲述>知识普及 (4)设定的作用越核心>只是当做某个国风元素来使用 (5)改写、改编、新意>复述设定与故事 (6)该作品的上映/出版/刊登时间早>晚
但是大自然的法则可是有一堆呀! 真是受够了,省省吧,你那优越感! 生态系统我懂的,不就是那样吗? 明明是进化,搁这儿看不起谁呢?
她的题材一开始就注定是小叙事,然后在小叙事之内还不停地自我切断。这使她成为分裂孩子症动画的典范 ......里面没有成长,只有生成。15卷中jk突然变成老太太,但是jk却开心地说:“成长停不下来啊!”不是我要成长,而是“成长”停不下来。不可能停下来。[3]
在有些情况下,观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正如相反的情况,被看也具有快感......他不仅仅是通过照相机镜头来把她看作是远处的一个具有意义的形象,而且还把她看作为一个有罪的闯入者。
中国儿童,通常都鼻尖朝下,脸型和五官敦厚而方圆。[5] ( @罗罔极 )
近代以前的社会存在于日常与非日常——用柳田国男的话说就是「晴」和「亵」——的循环中。日常在经历着庆典这一非日常后回归日常,人们在这一循环的时间感觉中生存下去。可是在《花与娇妻》与《Dead Dead Demon》中的世界,非日常正在常态化:无法从非日常回归日常,可即便如此也必须要在日常中的社会活下去。我认为这里便抓住了「拟日常」的关键。[6] ( @王晗 )
充满想象力的异世界 作为异世界穿越类型动画鼻祖之一的《魔神》,在世界观的设定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冰雪覆盖大陆、炎热到双脚无法站立的村庄、不断掉落食物的巨塔、上下颠倒的世界、全部由小孩子组成的小镇。每一集每一集,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奇,而这些设定并不仅仅是背景板上面的一处风景而是嵌入到了故事当中。 而造成这些怪异现象的,恰恰就是魔王的手下们,也因此将主角们需要讨伐魔王这一人物变得顺理成章,这巧妙的设定便将故事的主线与世界观的设定串联到了一起。 ( @情报姬 )[7]
本书所选的珍奇地图大抵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各类之间或有重叠,包括: •游戏地图•兽形地图•人形地图•器物地图•寓意地图(用于说教、传教、政治宣传)[8]
异世界叠加后来有一个变种,叫做“校园异能战斗”(現代学園異能),即异世界中的异能状态不再以世界的面目展开(这至少还有内互文性的合理),而是将其简化为设定,放置于不同的人物身上。[9]
龙迪勇在文章《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_并置叙事》中提到“尽管主题-并置叙事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确实大量存在,但对这种叙事模式的研究却始终缺席,我们至今还难以发现对主题-并置叙事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甚至对其命名也是自笔者的这篇论文始。”并举出大量经典、著名的叙事作品加以佐证,说明主题-并置叙事理论的不断完善在空间叙事学的视角上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同样,不只是龙迪勇先生提及的那些著名的叙事作品(不可否认中国的代表作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而外国的代表作大多是上个世纪现实主义思潮盛行时期的作品),2004年广受欢迎并于2013年年初被改编为电影的《云图》表明,作为主题-并置叙事类的作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10]
十万个冷笑话的剧集,基本上是通过改写原有经典文本打造的一个反差过大的趋势进行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把这种做法叫做恶搞。而汉化日记呢,则是采用了与非人哉相似的方式进行。非人哉后面背靠着整个山海经系统和神仙体系,讲的是古时候的神仙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故事,观众成为了一种观察者,观察其中的反差,以此引发兴趣。汉化日记则采用了物品可以变成(男)人形作为基本的设定,极大的拓宽了可交互的人物,有规避了过度挖掘神话系统产生的撞车可能。[11]
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其走向理性,均是从天文学和气象学发端。这与原始农业社会的繁荣,须高度依赖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易经》所显示的,正是商周时期的中国人,想要依赖其在天文学和气象学方面长期观察所得到的经验,来构筑一种“世界的运作逻辑”的努力。
6
0
8
4
7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19 14:42 , Processed in 0.7778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