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79|回复: 0

《道德经》经典摘抄31句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3-3 14: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是个迷,时至今日人们仍在猜测老子到底是谁?


而关于《道德经》史记只是这样记载:“老子修道德,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去。”
函谷关令尹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尹喜曰:“子将隐去,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字而去,莫知所终。



老子传经图

---《道德经》经典摘抄---
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物极必反,“反动”一词不是贬义词,同时它也不是褒义词。“反动”一词只表明了“道”的规律,道以柔弱而发挥作用。
2. 勿以人改天
人类不可破坏自然。
3.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缤纷的色彩会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会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味道会使人味觉受伤、纵情行猎会使人心思放荡、稀有的物品会使人行为不轨。
6.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对别人有所了解是有智慧的表现,对自己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估才是明白人。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表现,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人。
7.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能够创造条件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人是有志向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本心行事不违背根本的人才能长久。离开(或者死了)之后还能有人怀念的人才是长寿之人。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0.为之于未有,制之于未乱。
在事情尚未开始之前进行谋划,在祸乱尚未发生之前就要采取预防措施。
11.道可道,非 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
12.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1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大丈夫要内心充实有学问、不追求虚华的外在形象。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足


16.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知道什么是雄强,但甘愿守住慈柔的宗旨做运载天下万物的溪流。知道什么是光明,但也能守住暗昧的地位为天下人做出榜样。知道什么是荣耀,但也能守住卑屈的地位,甘愿做能装下天下的空谷。
1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通达道的人不用言语去表达道,用言语去表达道的人是不懂得道。
要想懂得道的理念就要堵塞那些可视,可听,可味的通道,关闭住那些世俗纷扰可以进入的门户,收敛自己的锐气,解除那些无谓的纷扰、让道之光融入自己的灵魂,同道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同于道。
18.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做事方正而不莽撞、做事讲原则而不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炫耀。
1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有智慧的人不会说的太多,说的太多的人未必知道其道理。
2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正常的事也会变化成奇特的事、善良的人可能也会变成恶人。
22.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要具有像水一样善于选择的特性,选择好的地方居住、心地善良深沉广博、与人交往仁慈友爱、言语平实而有信用、从政管理柔和有序、行事根据能力而为、择机而行不妄动。
23.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4.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用道辅佐君主的人,不靠兵力在天下逞强。行军打仗之后必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之人,只求达到和平的目的而已,不敢用兵去逞强。
胜利之后不自大、不炫耀、不骄傲、打仗取得胜利只是出于不得已,绝不是为了去逞强,因为事物强壮之后就会衰老。(这是老子的军事思想)
25.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借人。
26.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27.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之为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为不盈。故能蔽而成新。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地这样形容他: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渡过结冰的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淳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石;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深厚宽容啊,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清静下来变得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得动起来?显出生机?
保持这个道德人就不会自满,正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28.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至高的德好像山谷那般空阔,特别干净的事物总是比污浊更显眼越广博精深的德越显得没有完全包容了所有的德,越健全完美的事物越好像不纯真厚道,质地越纯真的物品越好像含有杂质,无限大的方形就看不到它的四角了,越大的器皿越需要长时间的烧制才能完成,最好的声音听来反而是稀疏的,形体越大的事物越看不清它的形貌,道德没有什么准确的定义,只有遵循道善于从道的理念里借来道的思想,那么道德也就修养成功了。
29.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地位与性命相比哪个更重要?性命与财物相比哪个更有价值?得到与丢失相比哪个更不好?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过分的看重自己的地位必然会使自己身心交瘁缩短寿命,过多的积累财富必然会损耗自己的生命。
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不会觉得自己低贱或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祸患临身,就可以保得生命的长久。
3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牑,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不用出门,就知道天下大事;不用打开窗户看天就知道天道的运行规律。如果你走的越远,就越知道自己所知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出门考察就能了解天下,不用看见就能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推理预测,不做任何事而每一件事都能做好。
31.绝学无忧
对这一句的解释存在很多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19 18:00 , Processed in 0.825167 second(s), 7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