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10|回复: 0

歪解《道德经》(91)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3-7 14: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①,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②;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③。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④;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⑤。
注释

①知者不言:明智的人不靠言辞取胜;高明的战略作为不靠宣扬获取赞誉。
②挫其锐,解其纷:见第四章注④⑤⑥⑦;第四章强调思想,本章强调行动。
③玄同:最完美的一致,最佳状态的融合。
⑤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没有使政权和民众或亲或疏的办法,见五十五章注①。
翻译

高明的战略作为不靠宣扬,靠宣扬的战略作为不明智。(政权、领袖、各级权力者只需要)堵塞谋取私利、功名的思维孔径,堵住“生而有之、为而恃之、长而宰之”的文化通道;消磨自己在战略作为中的锋锐,排解自己在国家管理中的纷扰;把自己的奉献和服务融合在使人民利益最大化的辉煌里,牢牢地和最底层的民众站在一起——这就是战略思想和战略作为达到了最佳的融合状态。
正因为“战略思想和战略作为达到了最佳的融合状态”,(外来和内部的敌对势力就不可能)影响政权和民众的亲疏、不可能左右政权的利害、不可能干预民众对政权和领袖的贬低或者宠信——所以说,这种情状是政权和领袖社会管理的最高境界。
解95

本章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深入和继续:如果上一章阐述的是政权和领袖达到了“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将是“精之至”、“和之至”和常、明、祥、强的政权存在状态,本章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下可以出现的“不可得而亲疏、不可得而利害、不可得而贵贱”的社会生态清朗敦厚的“玄同”境界。
“玄同的境界”,说具体一点,就是政权和领袖把人民的利益当成自己的第一利益,政权和人民和光同尘,权力者“塞其兑,闭其门”,政权完全把自己的存在融化在对人民利益的保障上。诚如此,“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就是常态,没有任何不可理解之处。
到了这个论证层次,老子的视野,已经从领导核心投射到了全社会,老子阐述的,已经是政权的最佳生存状态。必须指出的是,老子始终不可能把政权的生存和利益放在民众的生存和利益之上,而是永远将其融化在政权用保障和保证人民的生存利益,来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利益。这个思维和论证模式,贯穿《道德经》之始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19 14:39 , Processed in 0.8006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