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08|回复: 1

歪解《道德经》(87)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10 12: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十三章
原文
使①我介然有知②,行于大道,唯施③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④。朝甚除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⑥,非道也哉。
注释
①使:即使、纵然。
②知:知道有名和无名以及有名和无名的关系,见第五十一章注①、《解86》。
③施:作为、施为,这里指违反“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④好径:喜欢走小路、近路;这里指走邪路、不正确的路,选择错误的战略作为;指注③施。
⑤朝甚除:朝政混乱,这里指政权没有文化战略甚至政治战略可言。
⑥盗竽:大盗,强盗头子;竽:夸、大。
翻译
纵然我完全明白无名和有名的本质联系,国家和政权的运行符合道的大准则,但是我最害怕的还是以政治意志和政治意愿甚至别的意志和意愿来左右战略作为。世间的大道十分平坦,人们却总是喜欢抄近路。(这就像国家和政权一样),领导核心没有文化战略甚至政治战略,田园荒芜,仓储空虚;权势利益集团和各级权力者却衣着华美,怒马利剑,美食佳肴,家产充盈——这可以叫做强盗头子了,完全背离了生生不息的大道。
解91
本章接着上章,讨论三面旗帜的第二面:为而不恃。
本章的文眼是“施”,道规范下的战略作为取得一定成就之后,抛弃道的大准则;“生而有之”的情况下,政权、领袖、权势利益集团、各级权力者折腾出来的所有作为和行为。这就是“为而不恃”的另一面:“为而恃之”。老子说“唯施是畏”——只有这东西最可怕。
至于“生而有之,为而恃之”会结出什么样的社会恶果,老子用九个字概括:“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全社会文化、政治、民生一片凋敝破败;权势利益集团可以得到的,则是“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一己之私和一己之利,在眼前和当下,被充分满足。自然,这“开其兑,济其事”,引来的,就必然是“终身不救”。
老子的这个提炼和总结,应该算是足够精炼了,但这不是老子要表达的核心意图,只是一个铺垫。一句“是谓盗竽”的破口大骂,才是老夫子早就想脱口而出的。前面提到过,老子认为以礼治天下的周王朝的历任君王不是大丈夫,更不是圣人,那个“礼”也会让领袖们从愚蠢走向愚蠢,到了本章,老子就直接对朝廷、各个诸侯开骂。
骂一句强盗头子,那就是说,在老子眼里,当时的周王朝和它领导下的诸侯政权,基本上都是强盗窝了。而把政权骂成强盗窝,才是老子更精炼的提炼和总结。
试想,历史上曾经有多少政治家没有把自己变成强盗头子,把政权和各级衙门变成强盗窝?
老子也不是让人关注历史上几多政治家是十足的政治强盗,几多政权是纯粹的强盗窝——这只是古今之变,不必一定要拥有“识事理之常”的智力,就可以完全搞明白。老子是希望人们明白,没有优秀的文化战略为灵魂,没有无为为最高原则,没有思维模式的本质改变,政治家、权势利益集团、各级权力者和政权,变成大小强盗和强盗窝,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不是趋势问题,只是极个别政治战略家强行压制,使其变为强盗和强盗窝的冲动被暂时冰冻的问题,只是这个过程是峻急还是缓慢,在哪个政治家、政客、政治小混混手里突飞猛进、剧烈变化的问题。这就是最后四个字“非道也哉”的含义。
老子始终没有忘记《道德经》的使命,读者自然也不该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3-15 05: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爱生命,果断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5:56 , Processed in 0.2791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