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74|回复: 0

《山海经》读后感----解读“亚特兰蒂斯”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3-26 18: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话就是根据文献或口口相传层层积累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如果没有甄别能力,就会越解读越积累,越积累越离谱,越积累越神奇,最后神奇到好像是真实的一般。西方的美人鱼、伊甸园、诺亚方舟、亚特兰蒂斯,和中国的三皇五帝、炎黄华夏、女娲伏羲、嫦娥奔月、后裔射日、愚公移山等一样,均是这种层层积累的解读而形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创造出来的。
东西方为什么没有留下可靠的史籍(山海经除外),原因就是部族之间的仇恨和厮杀,毁尸灭迹式的部族替代。中国史前那么辉煌,到如今除了一部《山海经》外,没有人觉得商朝之前有多文明,以为是茹毛饮血的时代;同样,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明明记载东方各部族均有史志记载,而且详备,但现实是中国没有流传下来,而且印度、中西亚、欧洲同样没有流传下来。剩下的就是如《诗经》、《梨俱吠陀》、《圣经》等之类的书籍,似真似幻,无人能辨别真伪。
本人也查了一下印度梵文的对译,但与《大唐西域记》显然冲突颇大;也就是说玄奘大师见到的东方各部族的史志中的梵文和现代版的梵文不是一回事;即便是《大唐西域记》中,北方中国和南方中国使用的文字都有颇大差异,也就是说语言分化非常严重,梵文排列组合及梵文本意已部分不同。部族重新组合本部族的语言,部族名称和组合意义已发生改变;所以,解读这些史籍时,一定注意哪是正统的梵文,哪是分化的梵文;翻译成汉语是一样的,但部族和部族组合已完全不同。如果不能区分,很可能解读出来的与实际部族南辕北辙。
如果你读懂了《山海经》,你就能读懂《大唐西域记》;如果你读懂了《山海经》、《大唐西域记》,你就能读懂《梨俱吠陀》、《圣经》、《古兰经》等。本人也只读了《梨俱吠陀》、《圣经》、《古兰经》中的标题和创世部分,至于谁生谁?本人不感兴趣;因为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颠倒人伦的历史,《梨俱吠陀》、《圣经》、《古兰经》也是一类的故事情节,如果你当真了,你就进入了他们编织的牢笼,成了钻牛角尖的专家。
西方的美人鱼、伊甸园、亚特兰蒂斯等,都是帝俊的东方部族对祖先居地的追忆;因为时代久远,把沿途的历史层层叠加在一起,成就了这些美丽的传说。
前面解读过美人鱼,美人鱼就是陕西仰韶文化的人面鱼身的部族形象。代表人物就是龙山文化的帝鸿(尧王城遗址),马家窑文化的帝江;部族国就是氐人国。帝颛顼、商人等均出自这一体系。
伊甸园前面也解读了,就是中亚的苏部族对庙底沟文化神农氏帝俊时代家乡的追忆;同时叠加了新疆喀什西部克什米尔地区北方中国的记忆;及葱岭、阿尔泰一带的盛产黄金、白银、铜铁、宝石等的记忆。
亚特兰蒂斯也不例外,同样是帝俊东方部族对中国山东史前的追忆。亚特兰蒂斯是神话了的追忆,如伊甸园一样。
前面解读西王母及昆仑山时,大家不一定认可这种解读。其实,西王母和帝舜均出自帝俊和漆吴,属于虎图腾,虎图腾是父族图腾;同样,本人对中国各考古文化的解读大家也不一定认可,因为国人的观念中不符合自己的原有认知。但国人如果阅读过本人解读的《山海经》后,一定质疑本人是怎么知道中国各考古文化的出土文物及部族历史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山海经》告诉本人的;怎么知道中国各考古文化的部族人种的?还是《山海经》。如果不是《山海经》,本人没有能力、也不敢解读这些东西。如果为了市场经济,胡乱解读给大家,这和其他人的解读还有什么区别?本人说的让国人知道中国人从哪里来,到了哪里去?自己从哪里来,到了哪里去?自己为什么是黄种人?岂不成了一句废话。本人一再说解读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客观;同时一再声明不让读者留言评论;目的就是给大家一个真实的历史解读,让读者从另一视角审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世界史。《山海经》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简单,什么一山一山连一山,一国一国连一国,而且山名、水名、国名,均不符合常识认知;同样,《大唐西域记》也不是你认知的那么简单,象游记一般的一国一国连一国。它们是N层空间的叠加、扭合和时空乾坤大挪移式的叙述;如果没有空间感和断代能力,是阅读不出这种时空转移的叙述的。这也是大家阅读这些古籍一头雾水的原因。
先说亚特兰蒂斯神话的制造者“索伦”:索就是娑,就是娑世界,就是所罗门,就是犹太基督教;伦就是帝俊的罴部族。所以,索伦是犹太基督教徒,具有罴部族血统。
再说柯里西亚斯这位中间人:柯就是《山海经》中的栎木部族,属于帝俊;里就是厘,指的帝俊的罴部族;西指的阿姓、毕方鸟和雅利安人中的利部族蜃珧部族;亚指的垩部族;斯指的呾逻私。均是山东东方部族。
再说柏拉图:这里的柏不是《山海经》中的柏部族,因为从各种资料看,柏部族没有去西方的信息;这个柏就是伯,就是波,就是安息的王族番部族,就是雅利安人中的安部族;拉就是剌部族,就是《山海经》中的藟部族;图就是徒或浮图,徒指的秃鹫,浮图指的窣堵波。所以,柏拉图也带有佛教的印记,出自山东,是个标准的汉人、汉族。
这些带有史前山东帝俊各部族基因的人物;犹太基督教出自佛教的娑世界,佛教产生于印度河文明时期;罴部族、番部族、阿姓均在山东半岛日照、青岛一带;罴部族具有完备的史志(大唐西域记记载);因此,亚特兰蒂斯神话正是帝俊的罴部族带到埃及、希腊、欧洲的;这个罴部族的标志就是鹰、鹿,而且是马背上的民族,能征惯战,还善于贸易。你看看欧洲的单头鹰、双头鹰标志,你就明白这个部族有多厉害。前面解读时大家可能不以为然,认为胡乱解读;原因就是先给大家勾勒出一个大体轮廓,然后再详细解读给大家。
亚特兰蒂斯的原型,就是山东的两城遗址,也是《山海经》中羿战凿齿之处的昆仑虚。西王母的昆仑丘、昆仑山;蓝夷奄国江南的遗址,均带有山东两城遗址的印记;特别是陕北的石峁遗址,就是昆仑文化的翻版。本人解读石峁遗址是西王母的昆仑丘,不是无根无据随便解读的。奄国就是蓝夷,蓝夷就是苏部族,苏部族就是庙底沟文化的苏部族,《圣经》中的耶和华的祖先就出自庙底沟文化的苏部族,庙底沟文化的苏部族的后裔国就是蔡国。苏部族在西域的国家就是奄蔡国,就是阿兰国;苏美尔中的苏部族就来自中亚;印度有名的那烂陀寺院就是得名于这个了不起的苏部族。这个苏部族和沙部族一样,大家读《山海经》时根本不会在意这些部族,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部族,在中西亚、欧洲创造了惊人的历史。其实,这个苏部族不但在这个方向了不起,在西南亚一样了不起,以后会解读其它方向的部族构成,你就知道中国史前东方部族有多厉害了。到时候你对非洲人类起源说多么错误就会有深刻的体会。非洲仅且仅仅是黑人起源地而已。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对比一下石峁遗址、淹城遗址(淹应是奄才对)、两城遗址,和西方的亚特兰蒂斯城是否惊人地相似。
大家阅读《山海经》时,因为切入点错误,你不会看到中国史前的具体面貌的。前面解读的史前山东省,就是《山海经》呈现出来的景象。两城遗址北部是两条河流汇聚入黄海处;南面就是黄海;西部是三道环豪;处于背靠山岭,面向大海的一个遗址。还是那句话,不要以现代地理观念解读《山海经》,不是你认为的那个样子。山东省史前是一片海岛,所以才有东西南北海之称。山东半岛出产黄金,阿尔泰山一带出产黄金;正是这一路迁徙的记忆层层积累,才有了亚特兰蒂斯神话。
史前山东省文明程度有多高?中国的两套文字系统产生于山东,中国的两套天文历法产生于山东;黄种人崛起于山东;藟部族、勃垒部族、沙部族这三个建筑部族崛起于山东;帝俊及其部族崛起于山东,所以才有了《大唐西域记》中东方各部族均带有呾、呾那、那、他、古、通古等带有山东标志的各部族。中亚的中国、克什米尔的中国、印度的中国对东西方影响有多大?不但影响了中西亚、欧洲,而且反方向影响了东方世界的中国、北方大草原,南亚、西南亚等地。
大家一定质疑:既然你说的那么高度文明,为什么没有留下诸多遗迹呢?这就不得不说大禹了。大禹统一长江以北地区后,山东及周边一片凋零,考古也可以看出来,岳石文化一片萧条。第二个就是周朝,要不是殷墟的考古发现,周朝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文明开端;没有《山海经》、《大唐西域记》、《圣经》,谁都不会怀疑周朝、怀疑大禹是中国里程碑的人物和朝代;谁都不会怀疑炎黄华夏、河洛文明中国论;谁都无法推翻中国3700年文明历史说;谁都不会推翻非洲人类起源说。问题关键就是你要拿出确切的史料证明,因为史前遗址发现的仅仅是九牛一毛,不但中国的考古无法证实,即便中亚、克什米尔也无法证实中国的真实存在,西方也无法证实他们到底从哪里来?自己为什么是白种人?这就是现实。所谓的DNA分析,前提条件你必须知道部族人种、分布与断代间的对应关系;即便搞懂这些关系,你也不知道DNA鉴定的人种到底属于什么人种,解读《山海经》大家就可以看的出来,融合程度越来越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已知条件就是错误的,披着科学外衣的DNA分析没有任何价值。
史前山东这片海岛,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中国7000年前就叫中国,并非周朝何尊的所谓中国;如果何尊的中国是中国的开端,大《大唐西域记》中的中国如何解读?不属于周朝的瞿鸟部族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如何解读?就连何姓都出自西域,何姓就是“屈霜你伽”。屈指的西域的龟兹国的王族;霜就是苏与沙,来自大宛,所以贵霜帝国才叫贵霜,贵指的大宛起源王族;你就是桃部族,鲜卑族中的卑部族;伽原指鹤部族,后指植物部族。显然何姓的中国,是指佛教中的东方世界,而不是河洛地区。河洛地区适宜人类居住是很晚的事,哪来的河洛文明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20 00:53 , Processed in 0.625982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