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12|回复: 1

道家的经济思想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11-1 20: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形成背景

在分析一种观点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明确产生这种观点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对其的分析才能够尽可能客观。
在封建领主的统治日渐式微的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产生了新的土地实际占有者-新兴地主阶级,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依附领主土地生存的人民的分离,演变为新兴的自由民阶层-包括土地小私有者、手工业者和依附地主阶级的农民,除此之外还有应商品流通增长而产生的商人阶层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指出儒家、墨家和以范蠡为代表的思想家的观点分别代表着上面三种阶层的声音,并从其阶级利益的角度分析了他们各自的思想。道家作为春秋战国后期另一股重要的思想流派,不属于上述三种阶级,而是来自于一种特殊的“隐者”团体。
随着封建领主的统治力的下降,其中分化出来了越来越多的没落贵族知识分子。鉴于本阶级日益退出历史舞台的事实,他们不愿意参加任何政治活动,成为当时社会中的“隐者”。这些“隐者”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的一些观点逐渐形成了后来人们口中的道家学说。
基于这种客观现实,道家对人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持有的都是反对意见,并将精力主要放在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中。这种消极的逃避现实的立场,一方面让道家思想中发展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十分重视自然规律的总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道家对新兴的经济发展极端憎恶,主张人势必要完全回归自然,带有单纯的唯心意味。
所以,想从道家思想中直接获得进步的经济思想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是,道家通过自然规律的武器对当时的封建统治做出的批判却是敏锐的。因此,道家的学说虽然不能直接对现实阶级斗争做出有意义的指导,但常常可以用来批判社会中存在的经济矛盾。
杨朱的贵己论

现在并不出名的杨朱在战国初年是名扬各国的红人,儒家把其视为重要的竞争对手: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杨朱的贵己思想来源于他直观认识的局限与迷茫: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
“当身之事,或闻或见,万不识一。“
“眼前之事,或存或废,千不识一。“
总的来说就是世间大部分的事情都不是可以把握得住的,唯一可贵的就只有自己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杨朱又对贵己的思想做出发展: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孟子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来总结杨朱的原话,让人觉得杨朱的贵己是极端的自私自利,如果真是这样它又如何能成为战国初期的显学?杨朱的本意是如果有人损了自己的一毫那么就一定有人得到这一毫的奉,损一毫利天下的尽头就是悉天下奉一身,并且这种损和奉又会带来争夺,人人都想得利,天下就会不能治。
老子的无为论

老子的无为思想来源于对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并把这种规律应用到社会现象中,认为人们的行道必须符合自然的规律,不能任意行动否则就会遭到灾难。
通过无为的思想,老子在经济上同样会有类似的主张,一方面他主张:
“绝圣弃智“
“无知无欲“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另一方面可以导出一些在当时具有批判性的进步观点,比如:反对私有、反对贫富不均、反对过重的赋税等等。
庄周的神秘主义

在排斥经济活动,主张回归自然这方面,庄周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任自然“在庄周看来就是”与天为一“,这在庄周笔下是一种飘忽无定的混沌状态。他否定了一切社会生活,对经济活动也是持一种虚无的态度。他将道家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可谓做到了极致。
小结

道家中产生的反对私有,主张均富的思想在当时是对儒家和新兴剥削阶级的有力反抗。但是,道家并不是从现实生活得到的这样的结论,而是将其对自然的完全服从引申至人类社会得到的推论。总体而言,道家的经济思想是消极的,并不能直接的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其内含的对儒家等级概念的批判也成为后世封建社会反对者的思想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2-25 11: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云集 果断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20 18:15 , Processed in 0.34925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