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98|回复: 1

26/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传硕公版书 2022最新公共版权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24 09: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 传硕公版书(http://www.7sbook.com) 整理出来了 一万多本公版书,有限制于知乎文章的篇幅限制,每次只能给大家分享100本,会分成100个文章分享给大家,这是第 26 篇文章
只分享 公共版权 领域的书籍。这些书籍你可以免费下载阅读,并且可以随意分享并不会受到版权问题的限制。
什么是公版书?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 20、21 条的规定,除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外,中国公民对其著作的法定权利均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截止。超过著作权法保护日期后,其作品就进入了公有领域(公共版权) 这种因作者死亡超过 50 年而丧失发行权、改编权等著作权利的书籍,就称为“公共版权书籍”,简称“公版书”。
之前分享的公版书

文艺的小七:1/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2/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3/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4/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5/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6/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7/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8/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9/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0/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1/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2/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3/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4/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5/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6/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7/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8/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19/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20/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21/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22/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23/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24/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文艺的小七:25/100 一万本公版书分享
<hr/>梅溪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65.html
词集。南宋史达祖撰。一卷。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中年时曾在扬州、荆江、汉水一带充幕僚。屡试不第,生活清贫。嘉泰间,入中书省为堂吏,力主抗金,深受韩侂胄赏识,收为亲信。韩被杀,达祖受黥刑,贬死贫困之中。此集收词一百十二首,前有宁宗嘉泰元年(1201)词人张镃(功甫)序。其词奇秀清逸。艺术上描写细腻,精雕细琢,分析入微。写景尤为细致逼真,于白石、梦富等词家中,亦有一种特殊风韵。有明毛晋刻本、清王鹏运刻本。
<hr/>断肠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66.html
词别集。南宋朱淑真(贞)撰。一卷。淑真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人。据传由于婚嫁不满,一生抑郁。长于绘画,通晓音律。《蕙风词话》以为朱氏系北宋人。一说系朱熹侄女,待考。此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而世久无传。明毛晋刊刻,仅得三首。后得明洪武间钞本,其词二十七首,亦非原本。后,王鹏运订误补遗,得词三十一首。其词多自伤身世、忧怨伤感之作,因以“断肠”名集。明毛晋据洪武间抄本与《漱玉词》合刊,一卷。另有清王鹏运刻本等。
<hr/>处囊诀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67.html
宋代诗论著作。1卷。保暹著。保暹为宋初诗僧,《宋诗纪事补遗》卷96对其事迹有简要记载。本书内容重在立诗的格法,但首标诗的作用,开篇即讲:“夫诗之用,放则月满烟江,收则云空岳渎,而情忘道合,父子相存,明昧已分,君臣在位,感动鬼神,天机不测。是诗之大用也。”以“诀”名书,始于唐人杜正伦《文笔要决》。《处囊诀》之意,即指作诗妙诀。
<hr/>龙洲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68.html
一名《刘改之词》、《龙洲道人集》。词别集。南宋刘过(1154—1206)撰。一卷。过有《龙洲集》已著录。此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刘改之词》一卷,毛晋题名《龙洲词》,收词五十一首。刘过曾为辛弃疾座上客,故其词深受辛词影响,被目为地道辛派词。
<hr/>后村长短句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69.html
词别集。又名《后村别调》。南宋刘克庄作。克庄号后村,故名。词以爱国思想内容与豪放的艺术风格见称于时。今传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一卷;明吴讷《唐宋诸贤百家词》本二卷;题名《后村居士诗余》。朱孝臧据刘燕庭藏《后村大全集》刻入《彊村丛书》,五卷,附《校记》一卷,较为完善。今人钱仲联有《后村词笺注》,王国维辑有《后村别调补遗》1卷。
<hr/>唐诗纪事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0.html
诗总集。南宋计有功编。八十一卷。有功字敏夫,自号灌园居士。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宣和进士,曾官右承议郎、知州等职。为保存有唐一代诗作而编是书,自序云:“闲居寻访三百年间文集、杂说、传记、遗史、碑志、石刻至一联一句,传诵口耳,悉搜采缮录”。有中华书局65年点校本。收唐代诗人一千一百五十余家,内容极为繁富。唐代很多作家作品到宋代已日渐湮灭失传。计氏编撰此书的目的,主要为保存唐代诗歌文献。其编纂方法:按年代顺序分人编排,凡唐代诗人,有名必录。对每个诗人,凡事迹可考者,多具生平简历,使“读其诗,知其人”。对每一诗人的作品,或摘佳句,或录全篇,或记本事,或采轶闻,或列品评。其编纂原则主要是收集诗歌,采辑资料,述而不作。
<hr/>农歌集钞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1.html
诗别集。南宋戴昺撰。《东野农歌集 》节选。
<hr/>东野农歌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2.html
诗别集。宋戴昺著。五卷。据其《自序》,乃在池州为幕僚时作。清修《四库全书》时,采得二本,一为两淮所进,题曰《戴东野诗》,一卷,附录于戴复古集后。一为浙江所进,五卷,编次稍有条理,而诗视两淮本少数篇。四库馆臣以后者为主,据前者增入诗十三首,又据《宋诗钞》增入诗二首。
<hr/>三都赋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3.html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写于左思青年至中年时期,据传历时10载。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一作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家贫寒,晋武帝时,其妹芬以才名被选入宫,乃举家迁入京师。官至秘书郎。后辞官退隐,专攻典籍。数岁病卒。左思在当时就有文名,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赋3篇(《齐都赋》、《三都赋》、《白发赋》)、诗14首。其中以《三都赋》和《咏史》诗最负盛名。
<hr/>白发赋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4.html
辞赋名篇。西晋左思作。《艺文类聚》见载。赋文以白发与主人对答的形式构成全篇。先是主人因早生白发影响功名而“将拔将镊”,白发辩解说,“值君年暮”,生来白发,拔之何罪?且桔柚“贵其素华”,愿君手下留情。主人不听,教训白发:自古年少早仕官,而己发白年衰身低微。
<hr/>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5.html
敦煌遗书。唐人白行简撰。唐人诗文集未载。敦煌遗书存P2539残卷,首题“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白行简撰”,尾残。1914年,叶德辉刊刻于《双梅景闇丛书》,其跋语云:右赋“确是唐人文字,而原抄讹误甚多,无别本可以校改。又末一段文字亦未完,读之令人怏怏不乐也。”“唐宋时此等房中书流传士大夫之口之文,殊不足怪,使道学家见之,必以为诲淫之书,将拉杂烧之,惟恐其不绝于世矣,此类书终以古籍故,吾辈见之,即当为之刊刻。”遂世有刊刻本流传。此赋不见于著录,前人亦未曾言及,故不为后世所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敦煌鸣沙山石窟藏经洞被发现,方重见天日。其写本原件现存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伯2539)
<hr/>浩然斋雅谈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6.html
宋代诗文论著。3卷。周密著。原书已散佚,今世所传者,是清代乾隆年间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出。《四库全书总目》以“其书体类说部,而所载实皆诗文评”,故列于集部诗文评类。上卷考证经史,评论文章,中卷为诗话,下卷为词话。此书评骘诗文,多出己见,颇为精当;所记旧闻轶事多为他书所无,有史料价值。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hr/>己亥杂诗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7.html
诗集。清龚自珍(1792—1841)撰。一卷。自珍有《定庵全集》已著录。是编收龚氏诗作七绝三百一十五首。道光十九年(1839),于支为己亥,作者此年自京师(今北京)辞官南归杭州,诗中杂记行程,兼述旧事,并有简单自注,作者已是跪年,其大半生经历、思想、著述、交游,皆可见诸于诗。深刻地反映作者不满当时的腐朽政治,清王朝统治者的昏庸堕落;而且也看到了人民的疾苦,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和内疚;充滥着渴望变革现实的进步思想和要求抗击侵略、严禁鸦片的爱国精神。多有警句,脍炙人口,大多气势纵横,笔力遒劲。如“九州生气恃风雷”,“只筹一缆十夫多”,“不论盐铁不筹河”等诗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有当年作者自刻本。后收入《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出版。
<hr/>燕兰小谱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8.html
秦腔论著。五卷 附海瓯小谱一卷。清代吴长元著,是关于北京梨园艺人轶事的杂记和诗文,乾隆五十年(1785年)成书。吴长元,字太初,别号西湖安乐山樵。江苏仁和人,曾寓居北京多年。该书记载了当时北京著名秦腔艺人王湘云等人,因王湘云素善墨兰,故以燕兰为名。卷一收有咏赞清乾隆年间名旦王湘云画兰诗54首,词3首。卷二、卷三收有清乾隆年间在北京演出的花部(地方戏)戏曲旦脚演员陈银官、王桂官(王湘云)、刘二官、刘凤官、郑三官、蒋四儿、魏三(长生)等44人的小传及咏赞诗94首。卷四收有吴大保、四喜官、张柯亭等20名雅部(昆曲)戏曲演员的小传及咏赞诗44首。卷五收有戏曲杂咏18则,诗28首。咏赞诗中表现出旧时官僚土大夫阶层视艺人为娼妓的“狎伎”情调。但综观全书,对研究清代戏曲有一定参考价值。收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hr/>雕菰楼词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79.html
词话。清人焦循(1763—1820)撰。一卷。 循氏有《剧说》已著录。 此编录词话十三则。 焦为学界名家, 于词亦时有灼见。“词律任意断句”条谓:“词不难于长调,而难于长句。词不难于短令,而难于短句。”焦循为当时有名的经学大师,其论词也以有益于经学为主。例如,他重视人的性情感发,而性情之中的“柔气”,就可以通过词曲来表达分泄,这样的话,“则使清纯之气,长流行于诗、古文”。他认为研究经学须深思默会,有时抑塞沉困,机不可转,诗词便可以“移其情而豁其趣”。
<hr/>好人歌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0.html
《好人歌》是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的作品,载于《国学治要》理学卷二中。《好人歌》言简意赅,明白晓畅,是一篇通俗化,平民化的传世佳作。
<hr/>绝妙好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1.html
词总集。 南宋周密(1232—1298)辑。七卷。密字公瑾,号草窗、萍州,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原籍济南(今属山东),后流寓吴兴(今属浙江)。宋末曾做小官,入元后隐居不仕。此集收录南宋词人作品,共一百三十二家,词近四百首。选词标准严格。南宋词集多有不传,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书以存,故此书具有南宋词史之价值。唯周氏偏向形式美,诸多忠愤填膺之优秀爱国作品全被排斥不选, 实为词坛憾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宋人词集,今多不佳,并作者姓名亦不尽见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清查为仁、厉鹗有《绝妙好词笺》,对作者生平史实及有关词的本事等,考证颇详。
<hr/>词径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2.html
词论著作。清孙麟趾著。十六则。此为论词之作。首末二部为学词常法,中部为作词十六要诀。学词法虽浅近,且前人亦有多言。然造语简质,易于领会。论词强调严分诗、词、曲的界限,以为词介于端庄与流利之间,并将词分为高淡、婉约、艳丽、苍莽四类。又认为“词之高妙在气味,不在字句也”。其“作词十六要诀”亦颇富意蕴。有刘履芬藏本、陈凝远校本、《词话丛钞》本和《词话丛编》本。
<hr/>彊村老人评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3.html
词论。清朱祖谋(孝臧)(1857—1931)撰。一卷。祖谋有《彊村丛书》已著录。此编由今人龙榆生辑成,收朱民词评三则,附录近人与朱祖谋论词书四札。“词评”介绍朱氏评吴文英词、贺铸词及并世词人陈述叔(洵)词之语。此集所附书札,虽寥寥短幅,可见修学之猛、索古之精。朱祖谋为一代词学大师,惟论词最为谨慎,未曾率意下笔,其门人龙榆生仅辑出词评三则,即对吴文英词评语十一字、贺铸词评语二条和评陈洵《海绡词》三条。另有附录“近人与朱祖谋论词札”,包括“彊村老人与夏承焘书”五通、“严幾道先生与朱彊村书”三通等。
<hr/>蒿庵论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4.html
词论。清末冯煦(1842—1927)撰。一卷。煦有《宋六十一家词选》已著录。冯氏从明人毛晋所刻《宋六十名家词》中,选其精萃作品,成《宋六十一家词选》,并在《例言》中,对各家逐一评论。此编即迻录《例言》诸条而成。作者从毛晋所刻《宋六十名家词》中,校刊各本,注明毛刻疏误,甄采其精萃词作,编为《宋六十一家词选》,并撰写“例言”,一一加以评述。是书即过录“例言”各条而成,共四十四则。前三十六则评论两宋词家,后八则为校订毛刻,对“其有显然舛失,则从别本改正”。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校点本(与《介存斋论词杂著》、《复堂词话》合刊)和《词话丛编》本。
<hr/>介存斋论词杂著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5.html
一名《论词杂著》。词论。清人周济(1781—1839)撰。一卷。济有《味隽斋词》已著录。此编收周氏论词三十一则,附录《周济词辨自序》及《潘曾玮刊词辩序》。此编发挥“意内言外”之论,提出“非寄讬不入,专寄讬不出”之论。周氏虽选词挟一派之私而受人讥诟,论词则不乏精思。论词推重周邦彦,崇尚“雅” “正”,强调抒写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忧,并认为“诗有史,词亦有史”。在表现方法上强调: “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
<hr/>近词丛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6.html
词话。清末徐珂撰。一卷。清徐珂撰。徐珂,清末民初时人,生卒年不详。杭县(今浙江余杭)人。他是谭献的学生,曾帮助谭献汇编《复堂词话》。著作除《近词丛话》外,有《纯飞馆词》、《纯飞馆词续》、《纯飞馆词三集》、《曲稗》、《小自立斋文》、《真如室诗》、《天苏阁笔谈》、《雪窗杂话》等二十余种。《近词丛话》主要篇幅是阐述清代词学发展概况,勾画出清词的发展轮廓。此编收词话十九则、约七千字。所记均为清代词坛事,故以“近词”名书。“词学名家之类聚”条,可作独立论文,详述清代词家代表人物及其流派,为系统论述清词之重要文章。
<hr/>圣求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7.html
一名《吕圣求词》。词别集。南宋吕渭老撰。一卷。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末进士。此集前有南宋嘉定五年(1212)赵师秀序,收词一百三十首。赵序以为吕词“婉媚深窈”,可与周邦彦、柳永比肩,难免偏私之嫌,其词有自制新谱,喜用险字。有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鉴止水斋明抄本(善本书室藏书);毛晋汲古阁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全宋词》收其词135首。
<hr/>东浦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8.html
词别集。南宋韩玉撰。一卷。玉字温甫,本金人,北方之豪。绍兴初,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计议军事。工词,尝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尝居东浦,因以名集。此集录词二十八首。传世版本有知圣道斋藏明抄南词本。鉴止水斋藏明钞本,善本书室藏书,汲古阁刊本,陆贻典校本,系北京图书馆藏书,《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北京图书馆藏南词本,《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本用毛氏汲古阁刻本。
<hr/>山谷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89.html
又名《黄鲁直词》、《黄山谷词》、《黄豫章先生词》、《山谷小词》、《山谷琴趣》、《山谷琴趣外篇》。北宋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作。3卷。山谷诗峭拔奇丽,于词则逊之,其词颇受苏轼影响,然成就鲜能与苏词相匹。有四部丛刊本。明代毛晋刻本,仅收词179首,非足本。《续古逸丛书》本3卷,影宋刻本3卷,名《山谷琴趣外编》。《宋史·艺文志》载:“黄庭坚集三十卷,乐府二卷,外集十四卷,书尺十五卷。”黄丕烈士礼居藏南宋乾道麻沙本《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末为“乐章”一卷,存宋本类编面目。黄丕烈跋曰:“原本分类编纂,故一调而先后互见。”明嘉靖六年(1527)宁州祠堂本《豫章黄先生集》六十七卷,不失宋本之遗。内有词一卷,或称为《豫章黄先生词》。
<hr/>淮海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0.html
宋人词别集。秦观撰。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3卷本和1卷本两种。宋乾道刻绍熙修本《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有残缺。明嘉靖己亥张綖鄂州全集本《淮海长短句》,3卷,《四部丛刊》即用此本。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淮海词》,1卷。《四库全书》本即用毛本。《彊村丛书》本《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附有校记。叶恭绰两种宋本合刊影印本《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以多种版本逐一加以校勘,考其异同,最为精审、完善。《全宋词》秦观词,据宋乾道刻本、参以他本校补,得词70多首。秦观虽游于东坡门下,其词却能自辟蹊径,卓然名家。得《花间》、《尊前》遗韵,其词多吟咏真挚、纯洁的男女恋情,兼有感伤身世之作。所作婉约、清丽,辞情相称,诵之使人回肠荡气,具有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秦观是婉约派的代表词 人,对后世影响很大。较著名的作 品有《满庭芳·山抹微云》、《望海 潮·梅英疏淡》、《满庭芳·晓色云 开》、《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 行·雾失楼台》 等。
<hr/>石林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1.html
词别集。 北宋叶梦得 (1077—1148)撰。一卷。梦得有《石林燕语》已著录。其词有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抄本,收词九十九首。其词受苏轼影响,颇有豪放风格,毛晋跋曰:“不作柔语殢人”,词中多有壮志难酬之慨,“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风格婉丽。随社会巨变而学习苏轼词风,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风格较沉雄、清旷。这些感怀国事之作,对后来的爱国词人都有积极影响。有明毛晋刻本及影印毛本等。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著录:“《石林词》一卷。叶梦得少蕴撰。”明正统六年(1441)吴讷编《唐宋诸贤百家词》,录《石林词》1卷。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宋六十一名家词》,收有《石林词》1卷。今存词共32调,101首。
<hr/>小山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2.html
又名《乐府补亡》。词别集。北宋晏几道撰。一卷。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晏殊第七子。虽生名门,家父显赫,而仕途不坦,仅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碧鸡漫志》卷二载:晏叔原歌词,初号《乐府补亡》,有黄庭坚及几道自序。从自序看,此集为几道手编,并呈送范纯正(范仲淹之子)阅过。今传本收词二百五十五首。多为小令,可见小令创作艺术在小晏之手有一大提高。词集为晏几道自己编定,集前有自序。现有晏端书所刊晏氏家刻本,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家词·小山词》刊本,朱孝藏《彊村丛书》本等,以朱本最为完备。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7子,世称晏小山或小晏。曾任颖昌府许田镇监官。政治上一直不得意,晚年家境中落,生活贫困。本集共收晏几道词256首。以写男女悲欢离合为主,感情真挚,哀怨动人。
<hr/>海野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3.html
一名《海野老人词》。词集。南宋曾觌撰。一卷。觌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今河南开封)人。孝宗朝,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后除开府仪同三司。用事二十年,权震中外。帝知其奸,渐疏之,忧恚而死。此集录词一百○三首。曾觌长时间趋奉宫廷,故词多应制之作, 粉饰太平,奉进谀词。《直斋书录解题》载《海野词》一卷。《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千顷堂书目》、《佳趣堂书目》俱作《海野词》一卷。《也是园书目》作《海野老人词》一卷。《赵定宇书目》、《脉望馆书目》俱作《海野老人词》一本。毛斧季校本作《海野老人长短句》二卷。
<hr/>逃禅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4.html
原名《补之词》。词别集。南宋扬无咎撰。一卷。无咎,为汉扬子云之后,诸书误“扬”为“杨”,字补之,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人。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高宗朝秦桧专权,屡征不赴,人品高洁。所画墨竹,历代宝重。《直斋书录解题》载长沙本《逃禅集》一卷。《千顷堂书目》著录《逃禅集》二卷。《也是园藏书目》、《佳趣堂书目》、知圣道斋藏明抄《南词》本、《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明石村书屋抄《宋元明三十三家词》本、明抄《宋二十家词》本
<hr/>丹阳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5.html
词别集。南宋葛胜仲(1072—1144)撰。一卷。胜仲有《丹阳集》已著录,此集收词九十二首,词风力追二晏(晏殊、 晏几道),而终乏才力,成就远不可比肩二晏。取材面较窄。以《点绛唇·县斋愁坐作》及《蓦山溪》二词为代表作。有词家章法,词味颇浓。有《宋六十名家词》本,汲古阁刊本,毛晋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全宋词》收录其词82首。葛胜仲词清壮和雅,与叶梦得词风相近。
<hr/>筠溪乐府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6.html
一名《筠溪词》。词集。南宋李弥逊(1089—1153)撰。一卷。弥逊字似之,号筠溪翁,连江(今属福建)人,居于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大观进士。调单州司户,累迁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被贬。后复迁起居郎,鲠切如初。不满秦桧,屡乞归。有《筠溪集》。此编旧本附于《筠溪集》末。《全宋词》录入其词82首。李弥逊的词,长调力学苏轼,格调高昂。《潜采堂竹垞行笈书目》作《筠溪乐府》一本。南京图书馆藏丁丙跋清抄本、《四部全书》本俱作《筠溪乐府》一卷。《四库全书》本《筠溪集》附词,题名卷数并同。上海图书馆藏明抄《竹溪先生文集》附词一卷,题《竹溪乐府》,“竹”实为“筠”字之误。
<hr/>姑溪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7.html
又名《姑溪集》、《姑溪居士词》。词别集。 北宋李之仪(1038—1117)撰。一卷。之仪有《姑溪居士集》已著录。此集收词八十八首。卷尾《踏莎行》为鼠所损。词多次韵小令。虽无涉北宋末季社会现实,而其词长于淡语、景语、情语,颇受称道。《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著录《姑溪集》一卷。《脉望馆书目》著录《姑溪词》一本。《佳趣堂书目》、明石村书屋抄《宋元明三十三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明抄《宋二十家词》本、《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
<hr/>审斋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8.html
词别集。南宋王千秋撰。一卷。千秋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曾自制启联云“长年忧患,一身蓬转于四方”,可略知身世不幸。此集前有梁文恭《读审斋先生乐府》一首,谓“审斋先生世稀有,曾是金陵一耆旧。”约生活于孝宗朝。此集录词六十九首。有《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钱曾手校本(南京图书馆藏)。毛晋汲古阁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本,用毛晋汲古阁刻本。《石莲庵刻山左人词》本。《全宋词》收其词73首。
<hr/>东堂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599.html
词别集。北宋毛滂撰。一卷。滂字泽民,衢州(今浙江衢县)人。尝知武康县,又知秀州。苏轼守杭时,滂曾为法曹。政和中守嘉禾。此集录词二百十五首。《直斋书录解题》及《文献通考》均著录有2卷本。今佚。今存《东堂词》1卷,系后人辑本,有《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鉴止水斋藏明抄本(善本书室藏书),毛晋校本(皕宋楼藏书)。
<hr/>归愚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0.html
词别集。南宋葛立方撰。一卷。立方字常之,葛胜仲之子,丹阳人,徙居吴兴(今属浙江)。绍兴进士。隆兴间,官至吏部侍郎。著有《韵语阳秋》等。词集收词三十九首。毛晋发现其中《雨中花》、《眼儿媚》诸调“俱不合谱,未敢妄为更定”。《直斋书录解题》载长沙本《归愚词》一卷。《佳趣堂书目》、《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题名卷数并同。又《四库全书》本、《常州先哲遗书》本及清抄本《归愚集》,亦附词一卷。
<hr/>溪堂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1.html
词别集。北宋谢逸(1064—1113)撰。一卷。逸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今江西吉安)人。屡举不第。博学工文词,尝作蝶诗三百首,人呼“谢蝴蝶”。终生不仕。著有《春秋广微》、《樵谈》、《溪堂集》。此集收词六十三首。其词既得《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欧的婉柔。有鉴止水斋藏明抄本;毛晋校本(皕宋楼藏书);《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全宋词》依毛校本所标次序及紫芝漫抄本《溪堂词》重编。
<hr/>稼轩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2.html
又名《稼轩集》、《辛稼轩集》、《稼轩长短句》、《稼轩乐府》。词别集。南宋辛弃疾撰。四卷。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失败后南归。曾通判建康府,知滁州,历江西、湖北、湖南安抚使等职。后落职近二十年,晚年任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一生坚持抗金,反对投降,反而遭到打击迫害。为南宋词坛一代宗师。生前已有多种词集本行世。宋刻《稼轩词》之4卷本及12卷本,在当时最为通行,现存各种刻本皆源于此。4卷本,《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皆有著录。此本甲集编成于淳熙元年,所收诸词,大致官建康、滁州、湖北、湖南、江西时所作。乙、丙、丁三集所收,基本上不包括晚年帅浙东、守京口的作品,刊成时间当在嘉泰三年(1203)之前。此本宋刻本无传。今有汲古阁影宋钞本及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
<hr/>坦庵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3.html
又名《坦庵长短句》。词别集。南宋赵师侠(一作“师使”)撰。一卷。师侠,字介之,新淦(今属江西)人。燕王德昭七世孙,淳熙进士,曾为江华郡丞,宦迹遍及湘、赣、闽。与叶梦得有交往。此集收词一百五十四首,为其门人尹觉编成。毛晋以为其词“多富贵气”。另一面,词人虽为宗室子弟,然长期浮沉于州县下僚,志趣高洁,思慕山林、摹景状物,有自然淡远之特色。故毛晋亦评此集立于词林可以“存一淡妆,以愧浓抹。”如“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传世版本,有北京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天一阁藏抄本、汲古阁刊本、陆贻典校本(北京图书馆藏书)、《四库全书》本。《全宋词》收其词54首。赵师侠词风致淡远,但内容与意境均时见重复。
<hr/>片玉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4.html
又名《清真集》、《美成长短句》,中国古代词集。北宋周邦彦作。邦彦词在宋时别本甚多,传世者以南宋淳熙年间强焕本为最早,分为上、下二卷。明毛晋在此本基础上辑《补遗》一卷,刻入《宋六十名家词》。另南宋陈元龙撰《片玉集注》十卷,收入《疆村丛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曹杓曾注《清真集》2卷。今不传。另有南宋陈元龙注本10卷,明毛晋得淳熙间刊《片玉词》2卷,又辑《补遗》1卷,共收词190余首,一并刻入《六十名家词》中。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吴则虞校点《清真集》。
<hr/>酒边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5.html
词别集。南宋向子諲撰。二卷。子諲字伯恭, 晚号芗林, 临江(今江西清江)人。高宗朝,历徽猷阁直学士,知平江府。忤秦桧,乃致仕,退闲十五年。著有《芗林集》、《芗林家规》。词集分“江南新词”与“江北旧词”各一卷。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云:“《酒边集》一卷。户部侍郎向子諲伯恭撰。自号芗林。”明正统六年(1441),吴讷编《唐宋名贤百家词》,录《酒边集》1卷。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本名《酒边词》,分为2卷。《四库全书》仍之。现存《酒边词》前有胡寅序。上卷为“江南新词”,下卷为“江北旧词”,前者存词一百一十四首,后者存词六十三首,共存词一百七十七首。
<hr/>樵隐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6.html
一名《樵隐诗余》。词别集。南宋毛幵撰。一卷。幵字平仲,信安(今广东高要)人。一说三衢人。尝为宛陵及东阳州倅。有《樵隐集》十五卷,已佚。此集《宋元名家词》钞本题《樵隐诗余》,毛晋刻印时题今名。录词四十二首。其词长调居多,可见慢词在南宋的发展、普及情况。本集是流传有绪、影响较大的南宋词人专集。共收入词42首,始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四库全书》曾据安徽巡抚采进本,编入词曲类。较常见的版本还有《四部备要》本。毛幵词语言清丽芊绵,以小词最为工致。
<hr/>无住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7.html
一名《简斋词》。词别集。南宋陈与义撰。一卷。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进士。北宋时任文林郎、太学博士等职,南渡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有《简斋集》。词仅十八首,原附《简斋集》后。词虽不多,所居有“无住庵”,故以名词集。宋本原藏瞿氏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初编予以影印。元初,刘辰翁《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十五卷,北京图书馆藏有日本翻刻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朝鲜柳希春跋刊本,其第十四卷载《无住词》十八首。此为全集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载长沙刘氏书坊《百家词》本《简斋词》一卷。
<hr/>知稼翁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8.html
一名《蒲阳知稼翁词》。词别集。南宋黄公度(1109—1156)撰。一卷。公度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间进士第一。除秘书正字。触秦桧,出判肇庆府。桧死召还,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有《知稼翁集》十一卷。本集的传世版本有典雅词抄本;皕宋楼藏汲古阁影写宋本;陆贻典校本,郦衡叔藏书;《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钱曾校本,南京图书馆藏;《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全宋词》收其词15首。
<hr/>平斋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09.html
洪咨夔撰。《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佳趣堂书目》、《孝慈堂书目》、《宋六十名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毛斧季校本(毛氏以孙抄本校,陆敕先又以一抄本校)、《四库全书》本、俱作《平斋词》一卷。《全宋词》用校汲古阁本增补,录存词44首。
<hr/>漱玉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0.html
词别集。南宋李清照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长沙《百家词》本《漱玉集》一卷,并曰“别本分五卷”。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谓李清照《漱玉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则著录《易安词》六卷。以上诸本皆佚。明毛晋得洪武三年抄本刻入《诗词杂俎》,仅十七首。清照为我国古代著名女词人。词格高秀、婉约、豪放,擅长白描手法。词多言志抒情,自出机杼,颇多佳作。但其词流传不多。有明代毛晋汲古阁刻本。于1卷外,另有《补遗》1卷、《附录》1卷。中华书局版《李清照集》收词40首,附录36首。
<hr/>白石道人歌曲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1.html
一名《白石道人词集》、《白石词》。词集。南宋姜夔(号白石道人)作。大都作四卷,别集一卷。集中《越九歌》十首,旁注律吕字谱;琴曲《古怨》用减字谱;令、慢、自制曲中,有十七首附宋俗字谱。近人朱孝臧《疆春丛书》本分六卷,附有清代张文虎的《舒艺室余笔·校白石歌曲》。集中收作者谱写的祀神曲《越九歌》十首,旁注律吕字谱,自度曲令、慢、近、犯十七首,旁注工尺谱;琴曲《古怨》一首,旁注减字谱。现存本均与《白石道人诗集》合印,有清乾隆八年陆钟辉据元代陶宗仪手钞刻印本
<hr/>木天禁语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2.html
诗论。元范德机撰。一卷。德机生平身世未详。此篇以“内篇”为自序,言“兹集开元、大历以来,诸公平昔在翰苑所论秘旨,述为一编”,故以“木天(翰林院)”名。全书分论作诗“六关”,即篇法、句法、字法、气节、家数、音节。纯以技法论诗,不免胶柱鼓瑟矣。书中自谓著述之意在于“复彰”“雅道”,“兹集开元大历以来,诸公平昔在翰苑所论秘旨”,从“篇法,句法,字法,气象,家数,音节”6方面分论作诗之道,以为“一篇诗成,必须精研,合此六关方为佳”。有《历代诗话》本。
<hr/>复雅歌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3.html
词话。南宋鲖阳居士撰。一卷。作者未详。此书原五十卷,兼采唐、五代迄于宋宣和间词作四千三百余首,成为南宋初的最大一部词总集。惜原书久佚。今本系近人赵万里辑成,仅得十则,合为一卷。书的内容主要记载唐宋间有关词作的琐闻佚事,涉及作品4300余首,采择十分繁富;体例则与《古今词话》、《本事曲子集》相类。
<hr/>诗学禁脔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4.html
诗论。元范德机撰。一卷。德机有《木天禁语》已著录。此编为诗歌创作专论。分十五“格”,每格所举例证虽少名篇,而分析之中不无较好见解。终因作者纯以形式论诗,且欲总结“格”式以规范诗坛,故难以成功。宋释惠洪有《天厨禁脔》,《诗学禁脔》之名亦效仿之。该书凡列十五格,每格选唐诗一首,并逐句解释。所入选诗,有苏頲、杜甫、皇甫冉、李商隐、韦庄、李颀、贾岛、司空曙、李建等人。有《历代诗话》本。
<hr/>玉台新咏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5.html
诗歌总集。南朝陈徐陵编。陵字孝穆,东海郯人。历时梁陈,为当世文学名士。他的诗歌和骈文大多精巧细密,圆融流畅,文辞绮艳。与庾信齐名,号称“徐庾”。《玉台新咏》是他奉梁太子萧纲之命而编纂的。选录诗歌的宗旨是“撰录艳歌”,共计七百六十九篇。计有五言诗八卷,歌行一卷,古绝句即五言四句的古体诗一卷,共十卷。前八卷按作者时代排列,卷九为歌行,卷十为五言二韵之诗。保存了一部分乐府民歌及六朝前已佚诗篇。大部分为艳情宫体之作。有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赵均小宛堂覆宋本。
<hr/>真山民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6.html
诗别集。南宋真山民(约1274年前后在世)撰。一卷。山民真名不详,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人。或以为真德秀之孙。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惟所至好题咏。此集收诗凡百十六首。多为咏物述怀、探幽赏胜之作,未曾有江湖应酬语。山民工诗,所至辄好题咏,因有诗作流传人间,人或拟之以陶渊明。其诗以写麦秀黍离之悲与山林隐逸生活为主。诗学晚唐,风格清丽,颇多警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举其佳句:“鸟声山路静,花影寺门深”,“风蝉声不定,水鸟影同飞”,“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hr/>林和靖诗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7.html
又作《和靖诗集》。诗别集。北宋林逋(969—1028)撰。四卷。附拾遗一卷,附录一卷。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居西湖孤山, 绝仕, 终生未婚,与梅花、仙鹤为伴,有“梅妻鹤子”之说,卒谥“和靖先生”。史称其稿成则弃去,好事者往往窃记之。是集为其族孙大年集成。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其诗以五律见长,修辞秀雅,风格淡远。有清同治间朱孔彰校刻本。别有影印影明钞本。
<hr/>范德机诗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8.html
又名《范德机诗》、《德机集》、《选校范文白公诗集》等。诗别集。元人范梈(1272—1330)撰。七卷。梈字德机,一字亨父,清江(湖北施恩)人。以荐举为翰林院编修,后官海南、海北道廉访使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耽诗工文,用力精深,号为大家,人称文白先生。与虞集齐名。有诗话《木天禁语》,《四库总目提要》谓其系伪托。《四库全书》曾据山东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简称《范德机诗》。现存主要版本有影钞元刊本,无序跋,仅于“纲目”之后附款“至元庚辰(1340)良月益友书堂新刊”。为临川葛雝仲穆编次,儒学学正孙存吾如山校刊。孙存吾为元代选家,另编有《元风雅》。揭傒斯撰有《范先生诗序》,序称庐陵“杨中(字伯允)将刻其诗,命其子继文请序”。是尚有另1种范梈诗集,但未见传本。
<hr/>粤词雅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19.html
词论著作。近代潘飞声著。一卷。专论历代广东词人词作,以清人为主,论词尚典雅。作者以粤人身份,记集粤人之词及有关之事,凡二十六则。因作者拟辑录岭南六家词,即崔与之(菊坡)、刘镇(叔安)、李昴英(文溪)、赵必(秋晓)、陈纪(景元)、葛长庚(如晦),故此书所记多六家之事,间或录其词,尤以葛长庚为多。此书初见龙沐勋所编《词学季刊》,有《词学季刊》本和《词话丛编》本。
<hr/>郴江百咏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0.html
诗别集。宋人阮阅撰。一卷。阅有《诗话总龟》已著录。此编为阮氏宣和中知郴州时所作,有宣和六年(1124)自序。作者“暇日时强作一二小诗,遂积至于百篇”,旨在“使未尝到湖湘者观之,亦可知郴在荆楚自是一佳郡也”。百首诗全为七言绝句。以100首诗分咏郴州地方风物。诗人咏人物古迹,往往涉于议论,此为当时风气使然。每题之下不注本事源流,不熟悉郴州文史的人难以理类。通行有《四库全书》本,原缺8首。《四库全书》用厉鹗家藏本收录。另有《宋人集丙编》本,民国十年李氏宜秋馆据《四库》本刊行。民国二十一年,陈九韶著《郴江百咏笺校》一卷,铅印行世。
<hr/>鲍参军集注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1.html
南朝宋诗文别集。鲍照著。钱振伦注。黄节补注诗集并集说。钱仲联增补、集说并校。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出版。全书分6卷。卷1为赋、表、疏,卷2为启、书、颂、铭、文。这两卷均为钱振伦注,钱仲联补注、集说并校。卷3、卷4为乐府,卷5、卷6为诗,这4卷均为钱振伦注。黄节在钱注基础上补注并集说,钱仲联增补注释、集说并校。各篇作品经过各家依次注释、补注、集说及补集说,作品引用的典故出处,字、词、句的涵义,行文的章法结构、艺术特点等均能较全面地被阐释出来。是到目前为止较好的鲍照集注释本。书前除钱振伦序文附钱仲联小序、黄节序外,尚有张尔田序及虞炎《鲍照集序》、张溥《鲍参军集题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宋书》本传、《南史》本传及钱仲联所作《鲍照年表》。书后附有鲍照之妹鲍令晖诗7首。钱振伦是第一个为鲍照集作注的人,但当时没有来得及刊行。黄节在钱注基础上对诗集部分所作的补注并集说,曾由北京大学排印问世。
<hr/>岑参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2.html
岑参与高适齐名,均唐代卓有成就的边塞诗人,所著瑰奇峭拔、雄壮俊逸,尤以七言歌行雄视千古。
<hr/>孔雀东南飞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3.html
又名《焦仲卿妻》,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原为汉代建安末年民间歌曲,可能经过后代文人加工润色。最早见于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1,篇名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编入《杂曲谣辞》。全诗共三百五十七句,长达一千七百八十五字,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沈德潜称它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是中国现存古代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本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借飞鸟徘徊不前,写出一种忧郁缠绵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气氛。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hr/>王右军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4.html
诗文别集。二卷。晋王羲之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王羲之,字逸少。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晋升平五年(361年)。瑯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秘书郎、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誓不复仕,年五十九卒。以书法擅名当世,与其子献之同为一代大书法家,唐以后被尊为“书圣”。原有集十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
<hr/>白香词谱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5.html
词论。清舒梦兰撰。四卷。梦兰字白香,故以名书。此书成书年代不详。录选自唐李白至清黄之隽五十九家词人代表词作百首,每首各为一调,以小调、中调、长调次序编排,并于其旁逐字注出平仄。于每调之中,只举一体,作者意在为填词提出标准模式。旧时初学词者多依为准则,颇为通行。谱依词调字数编次,起《忆江南》而止于《多丽》。每词下都注有简略题目,如“闺情”、“秋思”、“别情”、“怀旧”之类。并以○表示平声,●表示仄声。以“,”“、”表句读,以“/”表押韵。
<hr/>古诗十九首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6.html
组诗名。南朝梁萧统辑,载《文选》。作者不详,但非一人所作,约创作于东汉末年桓、灵时期。或谓枚乘、傅毅作,不可信。共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hr/>珠玉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7.html
词别集。北宋晏殊(991—1055)撰。一卷。殊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十三岁时即以神童被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使尽读秘阁书。仁宗朝尤加信爱,历居显宦要职, 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培养、提携人才较多,如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均出其门下。著有《临川集》、《紫薇集》等多散佚,文集仅存一卷,名《晏元献遗文》,有《四库全书》本。此词集收词一百三十一首。词承南唐冯延巳余风,为北宋初期词家之开祖。原集有张先序,己佚。今存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明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毛本收词一百三十一首,较为完备,《四库全书》、《四部备要》皆据以收录。清咸丰二年晏端书辑《历代诗余》中晏殊词为《珠玉词钞》,而以毛本多出的三十七首为补遗。
<hr/>乐章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8.html
一名《柳屯田乐章集》。词别集。北宋柳永撰。一卷。永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初名三变,因“喜作小词,薄于操行”而未能致身科第。熟悉民间流行曲调,为伶工乐妓撰写大量慢词,流传甚广,达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景祐元年(1034)改名柳永,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除词作外,别无著述。此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三卷,明代毛晋合刊为一卷,收词二百余首。毛本文字错误较多,清万树《词律》曾为驳正。原集为九卷,已佚。明毛晋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吴重熹《吴氏石莲庵刻山左人词》本《乐章集》均为一卷。近人朱孝臧据毛扆据宋本校补本刻入《疆村丛书》,凡三卷,续添曲子一卷,并附有朱撰《校记》一卷,较为完善。
<hr/>听秋声馆词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29.html
词话。清丁绍仪撰。二十卷。绍仪有《清词综补》已著录。是编自序撰于同治八年(1869),成书当在此间,约二十万字。广涉明、清词坛逸事,对诸多未见别人论及之作家、作品,有恰切评论。论词以浙派为根基,对朱彝尊的《词综》推崇备至,其云: “自竹垞太史《词综》出而各选皆废,各家选词亦未有善于《词综》者。” 又主张兼顾格调、才学、性灵三端,对常州派的比兴寄托说也加采择,立论多有可取之处。唐圭璋据此收入《词话丛编》。丁氏论词主性灵、才学、格调“缺一不可”,而“格调最宜讲究”,俨然为词学中之格调派。是书对前代词人词作虽有论录,但主要是评骘清代词人之什。
<hr/>安陆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0.html
诗词别集。宋张先著。一卷。其集久佚。清四库馆臣用安邑葛鸣阳辑本,计收诗八首,词六十八首,其事迹始末及诸家赠答附录于后。原本诗列于前,然馆臣将词列于前,以为其词胜于诗。除《四库全书》本外,《两宋名贤小集》收有《张都官集》一卷,收诗六首。
<hr/>友古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1.html
一名《友古居士词》。词别集。北宋蔡伸(1088—1156)撰。一卷。伸字申道,别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政和进士,宣和中,太学博士,通判徐州。历知滁州、徐州、德安府、和州。官至左中大夫卒。与兄蔡伷、蔡佃,号“三蔡”。与词人向子諲常相互唱和。有鉴止水斋藏明抄本;《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天津图书馆藏);毛晋校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全宋词》收其词175首。蔡伸词叙详瞻,语言精炼,多数词作风格近柳水、周邦彦,晚年格调雄爽,差近苏轼。
<hr/>东坡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2.html
一卷。苏轼撰。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东坡词》,未言卷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著录长沙刘氏书坊《百家词》本《东坡词》二卷。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东坡词》一卷,据万历三十四年(1606)茅维所编《苏东坡全集》(七十五卷,末二卷为《东坡词》,三百十六首)及万历四十六年(1618)焦竑所编《苏长公二妙集》(二十二卷,末二卷为《东坡诗馀》,据茅本增补二十首)二本重编。毛晋跋云:“东坡诗文不啻千亿刻,独长短句罕见。
<hr/>和清真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3.html
词集。北宋方千里撰。一卷。千里,信安(今河北霸县)人。约徽宗宣和间在世,曾官苏州签判。此集皆和周邦彦之词。周氏精音律,被视为词家之冠。方氏和词极力以周词用字为标准。因周词版本甚多,流传中常有差异,方氏所据版本或有不同。《千顷堂书目》、《佳趣堂书目》、善本书室藏旧抄本、《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劳权抄校本等,俱作一卷。《全宋词》用毛斧季校本,存词93首。
<hr/>六一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4.html
又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词别集。 北宋欧阳修(1007—1072)撰。一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著录。原有词集《平山集》盛传于世,后佚。今存有南宋杏州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三十一至一百三十三《近体乐府》三卷;南宋闽刻本《醉翁琴趣外篇》六卷,均收入吴昌绶《景刊宋金元明词四十种》。前者录词一百九十四首,后者多出六十六首。其中有些词与冯延巳、晏殊、张先相混,已无复一一辨明。今存南宋庆元二年吉州本《欧阳文忠公集》卷一百三十一至卷一百三十三《近体乐府》三卷;南宋闽刻本《醉翁琴趣外篇》六卷;明毛晋汲古阁本《六一词》一卷。
<hr/>芦川词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5.html
中国古代词集。张元干著。通行本有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今人唐圭璋辑《全宋词》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元干(1091—约1170),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宋永福(今福建闽侯)人。北宋末年,为李纲僚属,参予汴京保卫战。南宋初年,以将作监丞致仕南归。晚年寓居福州。收词180余首。元干在北宋政和、宣和间已以词著称,风格清新婉丽;南渡后,词多悲愤苍凉之作,开南宋爱国主义词派之先河。有明代毛晋刻本。别有《景刊宋金元明本词》本,凡2卷。
<hr/>笔札华梁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6.html
诗论著作。唐上官仪撰。上官仪(约607—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幼出家为僧,尤精《三论》。工于文辞,博涉经史。贞观初登进士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太宗作诗,每命继和。永徽初,为高宗草诏得罪武后,坐事下狱死。《笔札华梁》二卷,见录于藤原佐世之《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未题撰人。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录有《笔九花梁》二卷;据中外学者研究,“九”当为“札”字形误,二者实为一本。上官仪时代,正处于律诗形成过程中,士大夫对于诗律知识之要求甚为迫切。该书内容,主要总结六朝以来有关对偶及声病理论,故有“六对”、“八对”、“八病”诸目。魏晋以来诗歌创作偶句之法渐为严密。《文心雕龙·丽辞篇》总结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四种,上官仪则增加至十种,元竞、崔融继续增补,至《文镜秘府论》东卷乃总结为二十九种对。“八病”原为沈约所创,上官仪又提出“龃龉”病,亦为声病。又有“六志”,论述言志之方法;“八阶”则与“六志”接近。其书久佚,部分内容见引于《文镜秘府论》、《小学绀珠》、《玉海》、《诗人玉屑》中。旧题《魏文帝诗格》亦据以改头换面而成。整理本有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
<hr/>二南密旨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7.html
五代时期诗论著作。1卷。旧题唐贾岛撰。此书《崇文总目》文史类、《新唐书·艺文志》四及《通志·艺文略》八录为贾岛《诗格》一卷,《宋史·艺文志》八作贾岛《诗格密旨》,《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作《二南密旨》,当为同书异名。陈振孙谓此书“恐亦依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斥之为“伪本之重儓”。 全书共分十五门,“论六义”、“论风之所以”、“论风骚之所由”、“论二雅大小正旨”、“论变大小雅”等五门均传统诗学之通说,以下十门则其新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以南北宗论古今诗,所谓“南宗一句含理,北宗二句显意”。以南北宗论文,首见于王昌龄《诗格》,实以南北地域比论南北二宗。本书则以见意先后而比顿、渐,并以此判教。释虚中《流类手鉴》颇受其影响。其二,论诗题与内容的关系。原文有四十七则,今存二十九则。如称:“梦游仙,刺君臣道阻也。”“白头吟,忠臣遭佞,中路离散也。”诸如此类,颇为牵强。其三,论总例物象,即揭示一定的物象有何特定的象征意义。如谓:“幽石、好石,比喻君子之志也。”“白云、孤云、孤烟,比喻贤人也。”这些,对虚中均有直接影响,《流类手鉴》亦专列“物象流类”节。虚中的时代稍后于贾岛,而其书已多受《二南密旨》的影响,其“举诗类例”节又多引贾岛诗,由此看来,亦不得轻易断言《二南密旨》为伪作。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本。今人整理者有《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
<hr/>风骚要式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8.html
五代或宋初诗论著作。1卷。徐衍著。书中分“君臣”、“物象”、“兴题”、“创意”、“琢磨”5“门”论诗,往往以类刺讽颂、事父事君解诗。认为诗歌创作“言虽容易,理必求险;句忌凡俗,意便质厚”,反对“情奢”、“怒张”的轻浮、浅露之作。此书最早著录于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题作“徐衍《风骚要试》一卷”。其他目录类书“试”均作“式”。唐释皎然、辞远均有《诗式》,又有阙名《骚雅式》,以此推之,“试”亦当作“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作“《风骚要式》一卷,徐衍述,亦未详何人。”
<hr/>唐子西文录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39.html
宋代诗论著作。又称《唐子西语录》或《唐庚诗话》。一卷,三十五条。强行父尝与唐庚同寓京师,日从之游,归记庚口述论诗文之语。庚卒,行父旧所记无存,乃追忆而成是书。唐庚口述于宣和元年(1119)九月至明年正月,强行父追记于绍兴八年(1138)三月。《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集外佚文见于《苕溪渔隐丛话》(作《唐子西语录》)、《诗人玉屑》等,辑选三条附后。是书为语录体。论诗极力推崇杜甫,杜甫以下,复推许苏东坡。唐庚以杜甫《北征》为剖,提倡写诗应“因事以陈词”,因感而发,言之有物。故他讲求用词准确,传对象之形神。他称赞杜甫岳阳楼诗只四十字,“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又述苏东坡以一“阁”字,“俨熟如见病鹤”。他还要求学诗者不应“舍难而趋易”,因为“作诗自有稳当字,第思之未到耳”。
<hr/>文笔要诀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0.html
诗文评著作。唐杜正伦撰。杜正伦,相州洹水(今河北临漳附近)人。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第。善属文,尤明释典。仕隋为羽骑尉。唐高祖武德中历迁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太宗贞观元年,以魏徵荐擢授兵部员外郎。高宗时贬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文笔要决》新、旧《唐书》均未著录。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收《文笔要决》一卷,题杜正伦撰。有日本五岛庆太郎藏平安末期(相当我国中、晚唐时期)写本,昭和十八年(1943)据以影印。空海《文镜秘府论》北卷录其“句端”部分,而没其名。此外,印融之《文笔问答钞》、《眼心钞》均摘抄之。文笔之分,乃六朝以来通论,即以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要诀,即要法。五代冯鉴撰《修文要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其“杂论为文体式,评其误谬,以训初学云”。以此推之,则杜氏书当与之近似。惟现存者仅为论述句端语助者。“句端”问题,六朝时已为人所注意,如《文心雕龙·章句篇》云:“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骈文与赋尤重发端。杜正伦首加归纳、解释,引起后人重视,故其价值不可低估。今人王利器有《杜正伦〈文笔要决〉校笺》。
<hr/>乐府指迷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1.html
词论。南宋沈义父撰。一卷。义父字伯时,吴江(今属江苏)人。宋亡,隐居不仕。此编前有沈氏自序,谓得词法于翁逢龙、吴文英,故作此以传子弟。作者对词篇创作中诸多理论问题用“得之所闻”,糅合己意,分门别类予以阐述。此书原附刻在明代陈耀文所编《花草粹编》卷首,共29条。第一条带有总论性质,开宗明义地表明了沈义父论词的4个标准,即:“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hr/>全唐诗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2.html
宋代诗论著作。6卷。旧署尤袤著。本书初传时未题著者姓名,明人因书前《自序》有“咸淳辛未重阳日遂初堂书”一语,而南宋尤袤又曾以“遂初”名堂,便附会为尤袤所撰。尤袤卒于绍熙五年(1194),至咸淳辛未(1271)已作古70余年了。对于这一舛误,清初时人已有考辩。尤侗《艮斋续说》卷8定本书的著者为尤袤之孙尤焴。《四库全书总目》卷197则断言:“考周密《齐东野语》载贾似道所著诸书,此居其一。盖似道假手廖莹中,而莹中又剽窃旧文,涂饰塞责。后人恶似道之奸,改题袤名以便行世,遂致伪书之中,又增一伪撰人耳。”全书共载录320余位唐代诗人的有关资料,全部抄袭自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虽有删繁就简之劳,但草率疏漏颇多,特别是在诗人的取舍方面多有不当,象卢照邻、杨炯、宋之问、崔颢、王翰、高适、岑参、元结等重要诗人均未入选,甚至连代表唐诗发展顶峰的李白、杜甫也遭删弃,实少可取之处。为补《全唐诗话》之缺失,清人孙涛另撰有《全唐诗话续编》2卷。
<hr/>陆机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3.html
晋代诗文别集。陆机撰。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陆云《与兄平原书》称“集兄文为二十卷”,可见陆机的作品在其生前已由陆云编辑成集。《隋书·经籍志》著录“晋平原内史《陆机集》十四卷”,并注明:“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说明南北朝时期,陆集卷帙浩繁,到隋唐时散佚已多。宋代公私书目著录《陆机集》仅10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陆机)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今存诗赋、论议、笺表、碑诔一百七十余首,以《晋书》、《文选》校正外,余多舛误。”晁说可证宋刊10卷本乃是宋人据唐前类书、总集重新纂辑的,故其中残篇断简较多。南宋庆元间,徐民瞻汇刻陆机、陆云集为《晋二俊文集》。明正德间,陆元大据徐本翻刻,其中《陆士衡集》10卷是现存最早的刻本。明人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即用陆元大本。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金涛声点校本《陆机集》,亦以陆元大翻宋本为底本,校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影宋抄本,并参校总集、类书及史传资料。原集10卷保持不变,凡赋4卷,诗、乐府3卷,杂著1卷(包括《演连珠》50首),文2卷。经考证,诗的部分删去卷7《悲哉行》(萋萋春草生)1首,此为谢灵运诗;文的部分删去卷9《吴丞相江陵侯陆公诔》1篇,此为陆云作。点校中辑录的集外佚文,按赋、诗、文编为3卷,附于10卷之末作为《补遗》。此本还附载陆机的专著(《晋纪》、《洛阳记》、《要览》)遗文,以及陆机传记、陆机集序跋资料。又,近人郝立权著有《陆士衡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hr/>夕堂永日绪论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4.html
《夕堂永日绪论》分内外二编,内编主要品评历代诗人及作品,外编主要讨论文法。论诗多独到见解,在文学创作中的文与质、意与势、真与假、空与实、形与神,以及“兴、观、群、怨”等等诸多重要问题上,对于传统的美学思想都有新的发挥和阐述,体现了王夫之的文学思想,收于《船山遗稿》中。
<hr/>思怜诗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5.html
《思怜诗》共52首,分成《思美诗》和《怜愚诗》两部分,宋应星取两卷的字“思”和“怜”命名为《思怜诗》。《思美诗》10首,都是七律,《怜愚诗》42首,都是七绝。主要反映了宋应星的人生观,用文学形式表达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看法。宋应星在诗中塑造了两大类典型人物,分别给以褒美和讥讽。他继承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诗论传统,主张写诗应当揭露时政弊端,反映社会现实,并且给人以启迪和教化。
<hr/>全汉诗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6.html
清丁绍仪撰,汉代诗歌,西汉至东汉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
<hr/>古诗源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7.html
诗总集。清沈德潜撰。十四卷。德潜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一生困于场屋,年七旬始得进士,高宗称之为“老名士”,命值上书房,擢礼部侍郎。他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反映人民疾苦。此书选收自上古至隋代诗歌七百余首,唐以前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多被选录。原刻本今存《四部备要》排校本,通行本为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63年和1977年中华书局排印、重印本。
<hr/>箧中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8.html
诗集。唐人元结(719—772)编选。一卷。结有《元次山集》已著录。此集成于乾元三年(760)。皆录其亲友沈千远、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季川等七人之诗二十四首成帙。自序谓“已长逝者遗文散失,方阻绝者不见近作。尽箧中所有,总编次之”,元结编选此书时,有的作者已逝,作品散佚;有的远隔山川,不见近作,编者仅其箧中所有,故名曰《箧中集》。成书于乾元三年(760)今传有明汲古阁本、近人徐乃昌影宋刻本、1958年中华书局《唐人选唐诗(十种)》本等。
<hr/>十八家诗抄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49.html
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十八家为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选古﹑近体诗6599首﹐有少量评点和校注。
<hr/>解人颐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0.html
此书共计八卷二十四集,分为懿行集、嘉言集、远观集、陶情集、旷怀集、遣兴集、寄感集、萦思集、博趣集、涤烦集、消闷集、寓意集、达识集、高致集、敦伦集、惊奇集、树德集、博雅集、超群集、寄怀集、群蠹集、说言集、丽情集、游戏集。里面收录的都是箴言、格言、诗词、歌赋,也有少量的趣谈、谜语、笑话等,内容以治国齐家、修身养性以及陶冶情操为主,又夹杂着一些戏谑、笑谈等。本书在分类上也没有固定的标准,每集的部分内容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而且,个别集的题目在词义上差别不大。由内容可知,本书实质上是类书性质的杂编,各集之间没有联系,即使每集的内容除了作者认为的相似外,彼此之间也不发生关系。
<hr/>赌棋山庄词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1.html
近代谢章铤著。十七卷,正编十二卷,续编五卷。广泛考评历代词集、词选、词话、词律等,而以清词为重点评述对象。所论不拘派系,主张填词以性情为第一要义。其中大部分是记与他同时之词人墨客的词作、轶事、经历等,卷帙较繁,涉及面广。谢氏认为词原出于古乐府,而乐府又多杂俗谚,填词者效之,每况愈下,因而他标榜“雅”字为宗旨。自北宋中叶以来,文人即提倡“雅词”,此种趋势越演越厉。谢氏此意,可证这种势头的发展情况。对于词中音律和词人性情的关系,他认为精工尺而又具性情者最善,然如其精工尺而少性情,不若得性情而未精工尺。有光绪十年(1884)陈宝璐南昌刊本,收入光绪至民国间刊行的《赌棋山庄全集》。唐圭璋《词话丛编》据光绪刊本收入。是书历时三十馀年始撰成。
<hr/>风骚旨格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2.html
诗论。唐人齐己撰。一卷。己有《白莲集》已著录。此编分题论诗,其题为:六诗、诗有六义、诗有十体、诗有十势、诗有二十式、诗有四十门、诗有六断、诗有三格。题下有分论,且引诗一句为证。表现出唐人研究诗体、诗理之一种方法,虽则细致、规整、而终为仅重形式,无济于创作与鉴赏。全书分8部分讲示诗的做法,各以2句或4句诗为例,不加解释。“六诗”、“六义”等题,沿袭传统儒家诗论的说法;从所选用的空灵,谈远的例诗中,反映出了晚唐诗风的趋向。
<hr/>诗学源流考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3.html
诗论。清鲁九皋撰。一卷。九皋原名仕骥,字絜非,号山木,江西新城人。乾隆进士,知夏县,有惠政,以积劳卒官。与桐城姚鼐友善。有《山木居士集》。此书以精炼的语言在较短的篇幅内概括出了一部清朝以前的中国诗歌史。作者认为诗之旨在于言志,倡导《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儒家的诗教原则,反对以诗为“嘲风弄月之具”。《诗学源流考》将中国诗史总括为一篇,不分则,实非诗话之体。持论较正,概叙历代诗家自屈骚以迄明季,几无所偏废,而终归于唐以前:“吾由汉迄明,其间得大宗五人焉:曰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昌黎,其他支分派别,各有攸属。”
<hr/>诗式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4.html
诗论。唐释皎然撰。五卷。皎然有《昼上人集》已著录。此编第一卷总论诗歌原理及五格之第一格。二卷以下卷各一格,分论五格之后四格。作者分诗为五格,以评高下。以论诗歌风格为主,“高”、“逸”、“贞”、“忠”、“节”、“志”、“气”等十九字概括诗的境界或风格。它以探求诗歌的艺术标准为务,标举论诗宗旨,也品评具体作家作品,但精华部分在理论。他认为诗的最高标准是“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但见情性,不睹文字”、有“文外之旨”,他认为只有谢灵运的诗达到了这个标准,又用具体作品说明谢诗“能上蹑风骚,下超魏晋”。
<hr/>浩然斋词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5.html
词话。南宋周密(1232—1308后)撰。一卷。密有《齐东野语》已著录。周密著述颇多,有《浩然斋雅谈》一书,已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上卷为考证经史与评论文章,中卷为诗话,下卷为词话。《词话丛编》辑其下卷,题为《浩然斋词话》。此集即《雅谈》之下卷,录词话二十六则,多为他书所不载。其中有记录创作轶闻者,亦有考辨词语渊源者。
<hr/>时贤本事曲子集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6.html
词话。一称《本事曲》、《本事曲子集》。北宋杨绘(1017—1088)撰。一卷。绘字元素,绵竹(今属四川)人。神宗时以侍读学士出知毫州,历应天、杭州。与苏轼交善。东坡词集中与之酬答唱和之词达十三首。有集八十卷,已佚。此编作于元丰初,皆纪北宋中叶词林掌故,原有前后集,南宋尚有传本,入元则全佚。清末梁启超曾撰文考证作者及原书流传事,又辑佚文五则。是书体裁与孟棨《本事诗》相仿,偏重词作本事。所录以“时贤”为主,兼及唐五代。约成书于元丰三年(1080)的高承《事物纪原集类》已加称引,则是集之成,当在此年之前。又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与杨元素书》云:“近一相识录得明公所编《本事曲子》,足广奇闻,以为闲居之鼓吹也。
<hr/>拙轩词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7.html
一名《棟词》。词话。南宋张侃撰。一卷。侃有《张氏拙轩集》已著录。书中所录前人词作,已佚,今存其议论二十一则。很少涉词林掌故,多为评论之语,或指词旨。间有真知之见。有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书前有作者自序说:“予监金台之次年,榷酒之暇,取向所录前人词,别写一通,及数年来议论之涉于词者附焉。”本书主要辑录宋人对有关作品的品评参订,并谈及倚声起源,个别词句的变化出处等等。
<hr/>诗法家数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8.html
诗论。元人杨载撰。一卷。载有《杨仲宏集》已著录。《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坊贾所托”。所论推宗汉魏盛唐,以为“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又倡言诗法,以风雅颂为诗之体,赋比兴为诗之法。指出诗学的正源即在由法得体,由赋比兴之法臻于风雅颂之体。此编为诗之创作论,所论为长期经验总结。书分诗学正源、作诗淮绳、律诗要法、古诗要法、总论等五章。凡所论述,均为简要结论。由于杨氏为元代名家,故颇受诗家重视。有《诗学指南》本和《历代诗话》本。
<hr/>说诗晬语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59.html
诗论。清沈德潜撰。二卷。德潜有《沈归愚全集》已著录。此编成书于雍正九年(1731),上卷百二十七条,下卷九十九条,总二百二十六条。沈氏“有触即书”,“遇物杂陈,略无诠次”,故所论无系统,条名无题。大体上自先秦、下迄明代,对诗歌之源流、功能、作用、内容与形式、创作技法及历代名人佳制、风格,均有概括论述。作者论诗力主“格调说”,即视诗歌之形式音律为创作关键。“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柱石,此处不牢,倾析立见。”又主张诗歌要反映真实情感,不拘泥于古法。评论历代诗人诗作,最见功力,所下断语,几成定论,极受后人尊崇。此编虽不脱“温柔敦厚”之极则,亦难免形式主义倾向,而沈氏为诗坛鉴赏名家,诗论流传颇广,故此论远较叶燮《原诗》更有影响。有《沈归愚诗文全集》本,《诗触丛书》本,《玉鸡苗馆丛书》本,《啸园丛书》本,《谈艺珠丛》本及《国朝名人著述丛编》本,皆作二卷。《青照堂丛书》本及《三家诗话选》本,作一卷。有的版本附有他人评语。近人丁福保辑入《清诗话》,有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hr/>台阳诗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60.html
近代诗话。2卷。王松著。初版本未见。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年1月重新印行。卷首有郑如兰《序》、邱菽园《序》、作者《自序》、洪月樵题诗。卷末有林辂存《跋》。该书集中评介清末民初台湾籍诗人。由于作者与评介对象属于同籍、同代,故材料较为可信,可资研究近代台湾文学者参考。作者在书中有言曰:“余欲善天下万世以兴起耳;且使他日作史者见之,亦足以资考证。”“论诗则尺寸不能假借,可则可,否则否。”
<hr/>夷白斋诗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61.html
诗话。明顾元庆撰。一卷。元庆有《顾氏文房小说》已著录。此编以其斋名名书,总四十则。杂记元、明诗坛轶诗轶事。诸多无名诗人之作,赖此以存。间有论及唐人诗集、诗句、亦可备一说。其中介绍明人几本诗集,鲜为人知,有一定价值。此书都是品评诗人诗作之语,大部分是作者乘兴而发的随感。所论诗人以本朝者居多,而且多为名不甚显者。书中对李东阳诗评价较高,谓其“音节浑厚雄壮,不待雕琢”,并认为李东阳的乐府诗,尤有“新意”,能道古人所未道。有《学海类编》本,《历代诗话》本。
<hr/>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62.html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20卷,宋佚名撰。在中国久已亡佚,后在韩国发现朝鲜本,存10卷,并为赵钟业教授收入所编之《韩国诗话丛编》。论及中国最早的诗话类编,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北宋末年阮阅《诗总》十卷。郭绍虞《宋诗话考》卷上《诗总》考认为“阮氏之书创为分门别类之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诗话类编。鉴于历史文献方面的原因.我在《中国诗话史》中亦作如是说。今在韩国发现我国历久失传的《唐宋分门名贤诗话》(残本),经过中外专家考辨,方知中国第一部诗话类编,不是阮阅《诗话总龟》.而是《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hr/>后村诗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63.html
南宋刘克庄(号后村居士)撰。该书是撰者六十岁至八十二岁的二十余年间陆续写成的。据书后跋语说:“前、后集各二卷,六十岁至七十岁间所作。续集四卷,乃公告老归后所作,时近八十。新集凡六卷,专采唐诗之新警者。咸淳戊辰(1268)五月夏间也,时年已八十二矣。”其中新集六卷是刘克庄晚年失明以后背诵唐诗的记录,极少评语。前、后、续集,则以评诗为主兼及记事。有中华书局83年点校本。此书凡4集14卷,前、后、续三集统论汉魏唐宋诗人,以唐宋诗为多。新集则详论唐诗,皆“采摘精华,品题优劣”(《四库提要》),对唐诗中大量的名篇佳句、诗人的品格进行了品评。后村论诗不主一家,不拘一格,无门户之见。郭绍虞先生的《宋诗话考》极力称赞此书“网罗众作,见取材之博,评衡惬当,见学力之精”
<hr/>名山诗话



在线阅读:https://www.7sbook.com/ebook/2664.html
诗话著作。近人钱振锽撰。此书一卷,七十三则,上自《诗经》、《楚辞》,下迄钱谦益、袁枚,皆有所道及。然作学究之陋语多,谙诗道之行话少,如反复一“实”字,先谓:“君子之言,真实不妄,诗虽小道,亦言语之一种,多为不实之言,徒为人所轻耳。”此处之“真实”,乃“事实”之转语,故其即据以责老杜“老柏二千尺”、太白“白发三千丈”等句为“滑稽”,尤不解李贺之浪漫诗风为何物。千古诗人,遂只剩一白居易合其规则。然反观此书,恰正好作大言,过激语多而“老实话”少,如世讥明七子摹仿,彼反恨“其摹仿未至,若能摹仿得工,好诗必不至此”,其言过甚,一至于此。有《名山六集》本。
<h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5-3-5 08: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11:40 , Processed in 0.2150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