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00|回复: 1

《道德经》10句精华,说出人生智慧!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1-26 16: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洋洋洒洒五千言,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处处人生大智慧,下面挑选其中的十句,分享给大家!
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六十四章》
天下之事,纵然充满于天地之间,但仔细观察,一切事情在开始之时,是本来没有的。所以现在虽然有了,也一切顺其自然,不起有所作为的心;即使事情已经成了,仍然看作开始时的什么都没有,心中没有固执不化的念头,也就没有什么成败得失了。
二、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六十三章》
为人处世,不应轻易向他人许诺,凡是轻易许诺的,必定会因为食言而失去信用;任何事情,都不要看得太容易,如果认为事情比较容易,就轻易而为,必定会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道德经.五十八章》
祸福相依,总是不停地互相转化。但祸福转化的关键,在于人的起心动念。如果起的是善心善念,则祸转为福;如果起的是恶心恶念,则福转为祸。因为人的念头不停地在善恶之间转换,所以人的祸福也会不停地循环往复。
四、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五十六章》
智者有自知之明,知道“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知道“道”是用言语难以形容的,所以心知肚明,但却不会轻易言说。而没有智慧的凡夫,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道”,所以才侃侃而谈,把无知当有知。
五、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四十八章》
读书做学问,学习知识,越学就会越多。但修道之人,修改的是个人的缺点,除掉的是不良的习气,克掉的是自己的情欲,所以说日益减损。
6、《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天下正道,亦是人生至理。
人生最高明处,就是保持一种“将满未满”的状态。不苛求圆满,懂得“守缺”,反而能够聚集许多福气。人有了福报,应当感念天地、回馈他人。若贪天之功以为己有,势必遭到天怒人怨。
7、《道德经》有言:“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太过要强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事事都要自己主导。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争强好胜之中,不断损耗自己的精气神。
其实,做人有韧劲、懂变通,以柔克刚何尝不是大智慧。顺应天意的人,则都懂得“示弱”。性格弱的人,往往愿意与人为善,广结善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到哪里都顺风顺水。身体弱的人,往往重视养生保健、坚持锻炼身体。打打太极拳,做做五禽戏,不暴饮暴食,不过劳过逸。如此日积月累,必定能收获健康与快乐。
8、《道德经》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祸之间向来不是泾渭分明,谁也说不准两者会在什么时候来个“乾坤颠倒”。此处,可重温一下《塞翁失马》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叫塞翁,养了很多马。有一天,马丢了一匹,邻居们就过来安慰塞翁。没想到塞翁笑着说:“虽然丢了一匹马,没准还会带来福气。”果然,没有几天,丢失的那匹马,不但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匈奴的一匹骏马。
邻居们又都过来向老人贺喜。塞翁却忧虑地说:“白白得到一匹马,未必是好事。”结果有一天,他儿子骑着这匹骏马出游,一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把腿摔断了。
邻居们又过来慰问。塞翁说:“这没什么,虽然腿断了,但保住了性命,没准是福气呢”果然,不多久,匈奴大举入侵,当地的青年都被应征入伍。唯独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当兵。后来,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只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所以古人说“居安思危”。因为,幸福里会蕴藏着危机,而危机中也会蕴含着幸运。明白了这个道理,顺应了这个天规,我们便大可“宠辱不惊”。得失也罢,福祸也罢,都可淡然处之,无谓喜忧。
9、《道德经》有言:“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
一个真正明智的人,既要能看透,又要心中有度。俗话说:“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看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远见。然而仅仅看透还不够,唯有清空心中欲念,才能保持内心的淡然与轻松。
老子曰:“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世俗之人看起来都精明世故,唯独我闷头不理俗物;世俗之人整日瞪大眼睛,誓要把这世间看个清清楚楚,唯独我迷迷糊糊。
老子自嘲是个愚人,这种“愚”并非真正的笨,而是淡然无忧。人生起起伏伏,总会有高峰、有低谷。别人清醒的时候你可能迷糊,别人迷糊的时候你又是清醒的。一时强弱何必在意,不如抛开所有情绪。脑内清楚,心下淡然,余下的顺其自然。
10、《道德经》有言:“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懂得什么叫做光明,从此便不再惧怕黑暗;懂得什么叫做荣耀,却依然甘愿忍受屈辱;懂得什么叫做强大,仍旧坚守内心的一片温柔。庸人勉强能看懂,智者则可以看得轻松。
《道德经》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上天有道,世间万物亦自有其运行的法则。他们不断地生长消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每一个人,不过是变化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片断。
生命本就是个从无到有,而后从有到无的过程。因此不必执着于自我,更不必执着于永恒。得也淡定,失也淡然,好事坏事终将成为往事。所谓“观复”,就是以一颗虚静的心,看待世间循环往复。眼中能读得懂它,心底能容得下它,却不必强求它因自己而改变。
虽然道德经只有5000字,但是却字字珠玑,非常深奥,因此对对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伙伴都说看不太懂,所以,推荐大家可以尝试读一下白话文图解的版本的《道德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5-3-7 13: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的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7:13 , Processed in 0.2995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