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集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04|回复: 1

从此入手觉悟国学智慧,开启智慧之门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2-11-27 20: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分享一套开启人生智慧的法门!
我本人从中受益巨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提及智慧,不得不说中华传承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国家对国学的重视,已经被提上了新高度,早在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制定并发布《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接着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国学,同时在对下一代的培养方面,也把国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更多的有识之士领悟了国学智慧,实现了人生、事业、家庭等多丰收。
国学的力量从当下国学热就可见一斑。
不过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讲国学,这类的素材太多了,也不需要在此赘述,我要分享的是如何开启你与生俱来的智慧之门,让和你相关的一切都变成为你所用并成就你的工具和阶梯,进而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我研究一个人的成长路径大概分四个阶段:
一、知识积累阶段。这个阶段是大家最熟悉的,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受各种形形色色的教育,这是一个漫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技能提升阶段。当知识或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一部分知识就开始转化成能力,学以致用说的就是这个转化过程,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知识都是死知识,能转化成技能的知识才是有用知识。
三、智慧之门打开阶段。随着技能的逐步提升,就会产生智慧,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需要如何做才能有意识的促进从知识到技能再到智慧的转化呢?
四、般若最高境界。随着智慧层面的升级,逐步会产生大智慧,最终达到最高级的智慧,这就是佛法里讲的般若。
传统文化蕴藏巨大智慧,但国学书籍及音视频素材浩如烟海,文言文的掌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国学的学习内容好像和工作、生活也不能很好的融合,很难坚持学习并小有心得,更不要说能有效传授给下一代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的国学的学习没有系统化,没有率先有一个国学的脉络,没有入门,没有边学边用,没有和工作、生活融为一体。
今天分享的主题《开启智慧之门》将为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能让您迅速登堂入室,并能学以致用。
首先我们还是得先回到个人成长路径的第一阶段,通过国学脉络的梳理,形成和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学知识体系,即先把框架搭好,然后结合历史、人物、事件、背景及您本人的实际情况,逐步深入。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就是国学脉络如何梳理?如何快速入门?
需要一把金钥匙!!
这把金钥匙就是《道德经》!!


道德经读透,即能领悟宇宙、自然规律、人世间的法则,智慧之门会瞬间打开,之后不管是《四书五经》、《孙子兵法》、《鬼谷子》、《易经》,还是《圣经》、《古兰经》,乃至各类佛法《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等均能快速领悟并融会贯通,然后结合历史背景,国学脉络就自然清晰了,接着把代表人物、核心思想、智慧结晶做以总结,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些需要深入研究的,再配合浩如烟海的国学素材库就游刃有余了。
但道德经的学习,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是这部经典传承了几千年,原文已经找不到了,流传的版本众多,很难把握;二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很多被严重曲解,理解不到位,自然做不到登堂入室。
道德经主要讲什么呢?
一、讲的是宇宙、自然法则,引申出领导者法则,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作为领导者,要有无我利他的高度,当你不断的发出善念、行善事,并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深入、专注的发挥到极致,就能逐步达到老子说的“无为”的高度。
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即不要执着、不要纠结。
这个世界生灭变化,永不停息,人类只是这个变化中的微小片段,我们要总结前人智慧、研究天之道、研究宇宙规律,行圣人之道。
四、悟道容易,行道难。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讲究的是不为而成——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为了一己私利而去做某事,不为了某个庞大的目标去做某事,不为了膨胀的欲望去做某事
五、我们与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善恶皆有因果
为了把《道德经》很好的传承下去,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认真对比了道德经目前市场上的各版本,在总结了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道德经原文进行了校正,争取能最大限度的还原老子的思想,有需要《道德经》校正版本原文和译文的朋友,请留言。


下面简略介绍一下儒释道代表及核心思想
释:
释迦牟尼——讲的是宇宙、自然规律、哲学原理,蕴含巨大智慧,看看历史上佛法都是谁在传承就知道了。
学习顺序——《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其它。
最难的是楞严经,这个真正领悟了,佛法就登堂入室了
道:
老子——讲的是宇宙、自然规律、天之道、圣人之道、治国之道、领导者法则
讲的是以出世的心入世
鬼谷子——讲的是纵横捭阖之道,讲的是道和术的结合,侧重点在术
庄子——讲的是哲学思想,讲的是出世
孙子——讲的是在“道”基础上的延伸,
讲的是不战、慎战、速战,讲的是以强胜弱
儒:
孔子、孟子——讲的是在“道”的前提下,“德”的具体执行措施
附代表人物时间表,以助您通过历史背景更好的理清国学脉络,抓住核心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释迦牟尼——约公元前623年—约公元前543年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孙子——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
墨子——公元前476年—公元前390年
鬼谷子——约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20年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
庞涓——约公元前**年—公元前341年
张仪——约公元前366年—公元前309年
孙膑——约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02年
苏秦——公元前337年—公元前284年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
韩非子——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5-3-16 2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毛老子总也抢不到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道藏集

GMT+8, 2025-4-7 07:16 , Processed in 0.24253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